笔趣阁

设置:
关灯 护眼
笔趣阁 > 非是非非(世界经典趣味悖论) > 历险篇

历险篇

天才的解答还是天才的逃避、我们不能一只一只地选出来、但是我们可以一下子选出来、无数双袜子——天

才的回答诺斯镇诺斯镇

奇怪的“袜子”

怎么能选出无数双袜子。

——袜子问题

等我从实验室的发射器上醒来的时候,我才发现艾皖已经躺在沙发上睡着了。第二天我问他我怎么会不停地

变换地方,而且时间不长就回来了。他说自己实在瞌睡了,又怕时间长了会出问题,所以就设定了时间和地点,

到时就会自动停止。

原来我就被这样给打发了,这可是难得的跨时空旅行呀!这个艾皖也未免太不郑重其事了。

后来我逐渐掌握了机器的基本cào作,没想到艾皖首先要去探索的是金字塔的秘密。于是我就将他发送出去了

,不过我还是有些担心,那个地方也许不太安全。我只能紧紧地盯着他,只要稍有变化就赶紧停下来。

果不其然,在我迅速关闭机器后,艾皖说的第一句话就是,“吓死我了!”原来他遇到了一群沙漠中的强盗

工作繁忙了一阵子,没顾得上再去哪儿玩。有一天忽然收到一个多年未联系的朋友发来的邮件,邀请我借工

作之便去他那儿看看,还说有件事想拜托我帮忙。于是就写了一个考察申请,计划顺便考察一下诺维亚斯半岛的

湿地保护情况。

诺维亚斯湿地是当今世界保留最完好的湿地生态系统,我的朋友嘉维勒就在离湿地不远的诺斯镇上教书,他

可称得上是一位理想主义的志愿者。当他听说这个地方的文化、教育落后时,就决定离开城市去诺斯镇当老师了

。很久没见到他了,不知现在可好。

嘉维勒是个标新立异、特立独行的人。他常常整个下午坐在田垄上,一直等到太阳落入西边的群山之中。我

去了之后大半的时间就是陪他这样坐着,几乎没有说话,因为我每次刚要说话他就打断我,让我静静地看天空或

者闭目养神,总之要静。开始我很不舒服,坐不住,慢慢的我似乎在与大自然交流。白云、树木、岩石、禾苗、

小虫、甚至远处的炊烟都会说话,那么轻柔、那么温暖,最令人激动的是太阳落山时的晚霞,漫天的彩云……我

描述不出来了,你还是有空亲自去感受一下吧。

嘉维勒在村子里教书,平凡的就像没有存在过。可是如果我不认识他,如果我不来看他,如果我不愿陪他坐

着,如果我坐不住,如果我没能静静的感受,如果……那么也许我将永远无法得到与大自然交流的快乐。至少我

要感谢这样一个平凡的人。

村中的夜很静,静的可以听见自己的心跳,在心跳声中一个人可以如此强烈地感到自己生命的存在。他和我

聊了很多当地的风土人情、民俗世风,遗憾的是我大都忘记了,其中有一个故事印象比较深。这个故事是关于“

袜子”的。

以下是他说的(不是原话,将对话改为记述的形式,并且只记其中的大意)。

英伦三岛的气候与欧洲大陆的气候差别很大,其实对于不适应英国气候的人来说,在英国生活恐怕不得不拿

出一部分jīng力与气候作抗争,这种磨练的结果可能是两种截然不同的表现。一种是不断忍耐后的爆发,由此塑造

了大英帝国的辉煌;另一种就是安静的绅士风度,这表现在对历史的思考和永无止境的追忆。这两种性格的结合

正是对罗素的最好描述,他的沉思与智慧始终伴随着他的宁静背影,而他的思想却在夜空中不断爆发。他的思想

涉及哲学、逻辑学、数学、政治等领域,并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

有一次罗素思考了这样一个问题:我们能按照某种规则从无数双鞋子里选出半数的鞋子;但我们能不能按照

某种方法或规则从无数双袜子中做类似的选择?

这是个很奇怪的问题,不是吗?

我先来解释一下:“按照某种规则或方法”的意思是,比如在鞋子中我们可以规定只取右脚的(或左脚的)

,那么我们只要按照这个规则一只一只的取出,最后一定是其中的一半。但是袜子呢?在这里还请注意,数量是

——无数,如果是有限多的,我们就能够,比如以计数的方式实现,但是由于是无限的我们就没有办法计数了。

无数双袜子堆在一起我们有没有一个办法从原则上取出其中的一半呢?

天才的解答还是天才的逃避

我们不能一只一只地选出来,

但是我们可以一下子选出来,

无数双袜子。

——天才的回答

不知你是否已经想到了办法,我也曾经想过一些,但都不是问题真正想要说的。我曾设想可以将所有的袜子

排成一排,我们只要每隔一只取出一只,不就行了吗!可是这里又出现一个问题,一共有无数只袜子,我什么时

候能排完,更别说还要再取一遍了。看来只要涉及计数这个问题就很难解决,我有时候都希望自己永远没有听过

这个问题,那多清静呀!

可是这样奇怪的问题难道就不值得思考一下吗?

后来我忍不住问他到底是怎么回事,当时我心想万一是个什么脑筋急转弯的题,我还瞎琢磨岂不是大大的冤

枉。比如,虽然袜子是不分左脚袜子和右脚袜子的,但现在也有为个性化的考虑生产可以区分左、右脚的袜子。

另外,我们还可以为每双袜子的左、右脚各做一个标志以示区别,就像有些品牌袜子都在边上织着标记,这样问

题不就解决了。

不过这些想法并不是我们现在说的故事中的罗素“袜子”。因为罗素的“袜子”想要告诉我们的不是有没有

可能区别袜子或是如何区别的办法,而是想告诉我们一个更不可思议的道理。他解释了一大堆,最后我以简洁的

语句将内容概括如下(当然这里的袜子是不考虑左右的):

真的,到现在我还不太相信那些智慧的人是这样解决的:他们说,我们的确无法按某个固定的程序或步骤来

实现这种选择。这种说法的意思是:假设可以用计算机程序指挥机器人干这件事,但问题是我们现在永远设计不

出一个这样的程序用来指挥机器人。同样地,鞋子就可以设计出这样的程序,比如有一个“取左边一只鞋”的命

令,机器人就会不停的按这个命令执行下去。但是对袜子不行。于是:既然存在无数双袜子,那么我不必一只一

只地取,而是一下从这无数双袜子中取出一半。既然取一只也是取,取无数只还是取干脆就来一下。当然这里承

认了的确可以存在无数个东西,就像有限多个jī腿汉堡摆在那儿一样,薯条就接近无限了!

现实中有很多科学家并不接受这个结论,认为这太超出我们的直觉了,可是我们的直觉就是正确的吗?

最后我已经快睡着了,含含糊糊地问他,“这是什么,有什么用吗?”他当时的语气就像酒鬼看到了百年佳

酿,就像国家地理的摄影师终于看见了人间天堂一样,充满了向往和敬意,慢吞吞地说,“选——择——公——

理——……”

那天晚上我梦见自己睡在晚霞上。

诺维亚斯湿地诺维亚斯湿地

世界的洁净就是来自于这种浑浊的地方。

任何形式的保护都是另一种破坏。

——生态悖论

第二天我请嘉维勒带我去诺维亚斯湿地考察一番。我们出发后不久身边的景物就开始变得凌乱、陌生起来。

出现许多以前在别处见不到的植物和动物,后来我们不得不步行前进了。听嘉维勒介绍说,这片湿地保留着湿地

的全部特征性生态物种。而现在不停刺激我们嗅觉的是腐烂的植物与wū泥混合在一起的味道,其中还夹杂着类似

有机肥料的刺鼻味道。难道这就是世界保存最好的湿地?还是我根本不懂什么是湿地?

嘉维勒告诉我,想要真正了解这片湿地我们必须等到夜间。我忽然有点恐惧,这片湿地看上去比丛林还要莫

测高深,这里的夜晚又会是什么样子?

嘉维勒随手抓起一把wū泥,“这些是腐烂的植物和泥土混合在一起后由于化学反应逐渐变成的,它们可是有

很大作用的。” “有什么作用?把你的脚陷进去?”“别开玩笑了。”我们转了整个湿地的很小一部分就感觉

有些累了,而嘉维勒早已准备好要在这儿过一夜,其实他是想让我多观察一下这个地方。

中午我们就在这片湿地里找了块较干燥的地方休息、吃饭。可是周围的味道很不适宜吃饭。嘉维勒却说:“

这里的生活动物岂不是天天如此。” “可是我们不是它们。” “没错,但是人类却可以改变这里,变成我们的

世界。”我觉得他的话里有话,“难道这里也要被开发吗?”“据说是的。” “可是现在大家早已知道,我们

必须保护湿地,否则我们是在毁灭自己呀!”嘉维勒说:“那又有什么关系,这里有这里的需要,难道只允许别

处毁灭湿地,换来所谓的财富,就不允许这里也这样做吗?”我无法回答他。

但夜sè刚刚降临的时候,我感觉似乎这里的所有生命都开始蠢蠢欲动。偶尔从背后传来嗦嗦声,我的脊梁骨

就感到一丝凉意。随着夜sè加重,我的内心变得越发紧张,虽然我知道嘉维勒很熟悉这片地方,可是那种又陌生

产生的恐惧感挥之不去。

我们坐上停在洼地里的小船,渐渐地向湿地深处划去。忽然传来几声“小孩子”的叫声,“那是什么,这里

怎么会有小孩?”嘉维勒笑着说:“别紧张,那是猫头鹰。”我还是第一次注意到猫头鹰的叫声会像新生的人类

声音。随着嘉维勒手里的灯光,我果然看见了一只猫头鹰,它转过头盯着我们看,不知道它在想什么。

就在这时我的余光瞥见一个黑影在我们的左前方晃动了一下,赶紧照过去,一片寂静。“嘉维勒,我好像看

见什么动了一下。”嘉维勒盯着看了一会儿,“没关系,这里面的动物很多,也许是青蛙什么的。” “这里有

什么大东西吗?”“也会有鳄鱼,或者巨蟒。” “什么?难道我们还要继续呆在这种地方?”

又是哗啦一声,这次嘉维勒也看见了,原来是一条小船,上面坐着两个当地的土著居民。嘉维勒跟他们说了

几句我听不懂的话,两个土著又划着小船消失在黑暗里。偶尔的一阵风总是令我浑身一哆嗦,不知为什么,我总

有种想要逃跑的感觉。

我简直怀疑自己是否还是在地球上,就在这时我们的船忽然一偏,我扑通一下掉进浑浊的水中,瞬间我感到

浑身冰凉,嘉维勒一把将我拉起来,就在这时听到后面传来动物的牙齿相碰的声音,我居然出了一身汗。接着又

是噗的一声,随后是一阵巨响,小船不停摇晃,水花四溅。等我定下神回头再看时,一只巨大的鳄鱼已经死在我

刚才掉进水里的地方了,鳄鱼身上chā着一杆长长的标枪。

我心有余悸地说:“嘉维勒,是你救了我。” “是他们救了咱俩。”这时一条小船从一片高高的草丛中划

了出来,两位土著朋友向我们招了招手,然后划向那条鳄鱼。

我的身上越来越冷,我们不得不提前结束这次湿地“考察”。

嘉维勒在一闪一闪的火光中略显得有些不好意思,“真不该让你和我在夜里待在那儿。” “看你在说什么

,其实这是我接触湿地最近的一次。虽然有些惊险,可毕竟更加了解了湿地的生存规则。不过我还是有些不明白

,难道这就是世界上保护最好的湿地?”

嘉维勒看了看我,“我不明白你的意思。”

“我是说,居民可以任意捕杀鳄鱼和其他动物,这样的状况能叫‘保护’吗?”

“那你以为怎么做才能称得上‘保护’?”

“至少不能允许随便捕杀动物吧!”

嘉维勒似乎是带着某种赞赏的语气说:“他们已经这样生活了很久,而现在我所知道的是这里的湿地或者生

态系统还是最自然的、最原生的,远比受到人类保护的任何地方都更和谐。”

“更和谐?人们猎杀动物,而你认为这很和谐。”

“其实人也是生态环境中的一部分,也是生物链的一环,为什么不能捕杀动物?问题是不要用各种机器捕杀

所有的动物,人类的开发和对自然界的掠夺其实把自己从生物链的一个环节夸大,变成了一个终点。”

我沉默着不知说什么。

嘉维勒又说:“其实自然界不需要人类的保护,它只需要人类不再破坏。任何形式的保护都是另一种破坏。

”这种想法似曾相识,也许只有所有真切感受到自然的人才会有如此一致的观点吧。

虽然我知道湿地的重要,可是说真的我对它没什么好感,直到后来嘉维勒说了一句略显矛盾的话我才真正认

识到自己的狭隘。他说:“世界的洁净就是来自于这种浑浊的地方。”

猛然间,我看见蔚蓝的星球在夜空中欢快的旋转——带着她的孩子们!

塔索的故事塔索的故事

一切都是可能的,不可能也如是。

——性质悖论

嘉维勒这次叫我来的目的并不是考察湿地,也不是让我来感受自然,这些只是附加的节目而已。但是我仍然

非常感谢他。

直到第三天他才告诉我。

仍然是在他的那座寂静的小院里,我们看着天边的晚霞。他忽然说:“这次让你来主要是想请你帮我一个忙

。”

我都差点忘了他在信上说过这事,“噢,什么事,你就直说好了。”

“其实我也说不清。”

“别开玩笑了,嘉维勒,你还不知道怎么回事就把我大老远的叫来,不会是就为了让我见识见识鳄鱼吧。”

嘉维勒嘿嘿的笑了,“真的,我说不清楚,但你还是听我慢慢讲,然后我们一起想。”

“好吧,你慢慢讲,不过别再讲什么动脑筋的事了,我真的很想休息休息。最好讲个童话故事什么的。”

“这虽然不是童话故事,至少也是一个神秘的‘传说’。”

“传说?说来听听。”我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会对稀奇古怪,甚至是不可能的事产生的兴趣比伸手可及的东

西更强烈。难道人类的天性在于探秘?

嘉维勒说:“我是在几年前从这里的一位叫塔索的老人那儿听说的这个故事,那位老人在他一百一十一岁的

那年去世了。这个故事是他亲身经历过的。”

“那还能叫传说?应该是一段往事呀!”

“可是我觉得更像是传说。”

“你快说吧,听完了再决定。”

塔索年轻的时候经常与同伴出海捕鱼,有一次在深海处遇到了bào风雨。

“年轻者号”向东行驶在平静的海面上,利维船长和船员们都在甲板上享受着阳光和海风。

利维船长高兴地说:“这次可是大丰收啊,至少大伙可以休息一阵了。”船员们也打开酒瓶为即将来到的胜

利庆祝。就在大家热情正高的时候,利维船长忽然从海风中闻到了淡淡的咸味,凭着他多年的经验,他感觉最不

愿意见到的事情可能就要来了。

他独自凝神看着远处,希望这只是一个错觉。可是他已经看到远处隐隐约约的乌云正向这边移动,利维船长

立即呼唤船员,“大家赶紧回到各自的位置,bào风雨马上就要来了。”船员们还没反应过来,更奇怪的是到这时

监控室还没发出警报。bào风雨和海啸将同时到达这片海域,而他们的“年轻者号”渔船就在这片海域的西南方向

。利维船长命令马上tiáo转方向返回西部海面,争取能冲出这片海域。

可是bào风雨来得实在太快,“年轻者号”刚刚驶出几海里的距离狂风夹杂着海水已经扑面而到了。幸亏塔索

与另外四个同伴已经将船帆落了下来,不然现在“年轻者号”恐怕已经开始下沉了。海水不断的涌进船舱,天空

也变得像夜晚一般,刚才的宁静似乎在瞬间成了遥远的记忆。

诺斯镇最大的一艘海船在大海的呼啸中竟变得像一只孤苦无依的海鸟,不停的振翅却又寸步难行。

利维船长亲自把舵,这位海上的英雄所能做得也只是多支撑一会儿而已。船员们虽然都是经验老到的水手,

但是在大海的怀抱中依然像是无力的孩子。

咔嚓一声,主桅杆被狂风折断,瞬间消失在黑暗中。塔索穿着救生衣,死死的抱着一块破碎的木板,他知道

接下来就是等待了。“年轻者号”沉没了,其实每个水手都知道,这时唯一可以期待的奇迹就是能够活着,至于

收获连想都不要想了。

大多数船员都已经昏迷在海水中了,被营救或者坚持下去的可能已经微乎其微了。

等塔索睁开眼睛的时候,他知道自己还活着,因为他又看到了阳光。

等塔索站起身时,他看见更令他惊奇的事,所有的船员都躺在一片草地上,并且水手们的伤口都已被包扎好

了。这是怎么回事?

塔索自言自语地说:“这怎么可能?”

“一切都是可能的,不可能也如是。”一个声音从身后传来。塔索转身看见一位中年人从后面的树丛里走出

来。

我要离开我要离开

一粒麦子构不成麦堆,

两粒也不行,三粒也不行……

所以无论多少麦子都不是麦堆。

——麦堆悖论

水手们都慢慢的醒来了,塔索问这个人:“为什么说‘不可能’也是可能的?”

“如果一切都是可能的,而‘不可能’也是包括在‘一切’之中的,所以它也是可能的。”

“但是……”

“你们原本以为自己还可能活下来吗?”

“不可能。”

“但是你们还活着,不是吗?”

大家当然知道自己还活着,可是到底发生了什么?难道这里不是人间?

“你们随我来吧。”

大家看了看利维船长,利维船长说:“大家还是听他的吧,我现在也像你们一样。”

原来这个中年人是村长名叫洛修特。洛修特村长给大家安排了住处,没做任何解释。第二天,利维船长和几

个船员发现村子里的人都在忙着要修建一个城堡,于是接下来的两个月里大家都参与到城堡的修建之中了。没有

任何人向大家解释所发生的一切,最后塔索忍不住问利维船长他们打算什么时候回诺斯镇,利维船长也不知道该

怎么办,于是利维船长带着塔索和另外两名船员找到了洛修特村长。

利维船长说:“洛修特村长,是你们救了我们的命,但是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我们还是毫无所知,我们知道

事情的真相。”

洛修特村长沉默了一会儿,“你们是不是想回去了?”

塔索说:“是的,洛修特村长,这里毕竟不是我们的家。”

村长说:“可以,其实你们随时都可以走。”

“但是我们很想知道发生的事情。”

“其实也没什么,村里人看见你们的船沉了,大家总不能见死不救吧。”

“但是我们在这片海域根本没见过有任何岛屿呀?”

“也许是你们没注意吧,这个村子已经存在上百年了。”

大家也只能接受这个说法,虽然船员们都知道在这片海域图上的确没标注这个地方,也可能是制图人员没有

发现。

洛修特村长接着说道:“你们如果想留下来也可以,等城堡建成后,大家就没什么事情了。年轻人平日里只

是思考一些问题,不用做什么事。”

利维船长说:“可是我们还有家人。”

“没关系,利维船长,对想回家的我们不会阻拦的,只是回去的路也很危险。”

其实这个地方出奇的美丽,两个月来大家都喜欢上这个地方了,说道要走有些人还是恋恋不舍。因为大多数

船员都是年轻人,他们对家乡的怀念远没有利维船长强烈。利维船长告诉大家,如果有谁不想回去,洛修特村长

答应可以留下来。但是他必须回去,因为他的妻子和孩子还在等着他呢!

两个月后船员和村民们一起帮助利维船长和几个要回家的同伴修好了一艘船,于是利维船长、塔索和另外四

名船员告别了洛修特村长、同伴和村民们,驾船驶向了诺斯镇。

大家祈祷着不要再遇上风bào。又是一个阳光伴着微风的好天气,塔索想起了临别时洛修特村长告诉他们的一

个村子里在思考的问题。

洛修特村长问他们:“一粒麦子算不算一个麦堆?”

他们互相看了看,“当然不算了。”

“那么两粒麦子算不算?”

“不算。”

“三粒呢?”

“不算。”

“四粒、五粒、六粒……”

“……”

洛修特村长说:“如果这样下去,那就是说无论多少粒麦子都算不上一堆了,可是我们毕竟可以看见麦堆,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大家一时都说不清楚,洛修特村长说:“你们可以带着这个问题回去思考,祝你们一路顺风吧。”

其实在这儿的几个月里大伙都听到了不少各式各样的问题,有人就是因为被这些问题所吸引才决定留下来的

,这时村长又说:“我们村子里有个五岁的孩子提出了一个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已经被长老们接受了。其实我

想告诉你们的是回去后除了为生活奔波,也要在闲暇时多思考思考,我相信你们会有许多意外收获的。”

塔索忍不住问道:“洛修特村长,你知道这个小孩子叫什么吗?”

洛修特村长笑了笑,“你为什么想知道他的名字?”

“我想他长大后一定能成为一位非常有名的智者。”

“是的,他会成为一位智者,但不会很有名。”

“为什么?”

村长停顿了一下,“我是说也许,他叫微谷,微风的微,山谷的谷。”

故地重游故地重游

“什么?微谷?”

嘉维勒愣了一下,“你听说过?”

“噢,你先接着说吧。”

利维船长和塔索他们终于顺利回到诺斯镇了,镇上的人都为他们的遭遇感到庆幸。可是一直令塔索念念不忘

的是那个神秘的地方,没想到这次经历竟成了塔索一生的挂念。后来利维船长和曾经一起到过那个地方的同伴们

都相继去世了,而塔索也已不再年轻了。有一年诺斯镇来了一个年轻人,塔索告诉了他这段经历,没想到过了几

天这个年轻人又找到塔索,说他找到了一种解决“麦堆问题”的办法。

他说问题不在于几粒麦子能形成一个麦堆,而是什么东西被称为“麦堆”。塔索和一些知道这个问题的人都

感到很纳闷,“麦堆”就是一堆麦子嘛,难道还能是别的东西。这个年轻人说:“问题就出在这儿了。其实很少

的一把麦子,只要我们把它堆在一起,也可以叫做一个‘麦堆’。”是呀,没人说过麦堆一定要很大。年轻人接

着说:“所以现在的关键是我们如何规定‘麦堆’。”“如何规定?”

“对,如果我们规定一百粒麦子放在一起就能叫麦堆,那么一百粒麦子就是一个麦堆。”

“这也不合理,如果我把一百粒麦子平铺在地面上,再怎么说也不是麦堆吧。”

年轻人笑了一下,“没错,所以我们还要规定放这些麦子的办法,比如让这些麦子所占的底面积越小越好,

简单点说就是让这些麦子在地面或者桌子上尽量垒的高一些,这样他们与平面的接触面积就会越小,当然并不要

求最小。这样放置出来的是不是就是我们平时说的‘麦堆’了呢?”好像是这样的,对这一点大家也提不出什么

意见了。

“所以说这个关于麦堆的悖论其实是利用了模糊概念,因为日常中我们并不说多少粒麦子叫‘麦堆’,而只

是笼统地指着随便一些像我们刚才说的那样堆放在一起的麦子说‘那是一个麦堆’。这个悖论正是利用这种说法

的模糊性做出的不严格的推理。”

塔索仔细地想了想,“对呀,原来是这样。”后来塔索又产生了一个想法,只是不知道那个年轻人是否愿意

。又过了一段日子,那个年轻人来找塔索说他有个请求,当然要看塔索的意思了。

他们不谋而合,原来年轻人很向往那个地方,而塔索也很想带年轻人再去一趟那个地方,结果当然是一拍即

合。

这次可就方便多了,他们乘飞机到了离那个地方不远的一个城市,然后终于找到了。

不可能何尝不是一种可能!

——新性质悖论

塔索没有想到的是在这里居然又碰上了当年的同伴。塔索和年轻人来到这个地方时,他看见有几个当年的同

伴正在地里干活,他过去跟他们打招呼,他们也认出了塔索。

“嗨,你好,上次见到你已经几十年前的事了。没想到你还会来我们这儿。等会儿我们一起回村子吧。”

塔索说:“好吧,可是你们年事已高,干嘛不让年轻人干活呢?”

“他们都有自己的事。”

“你们说话怎么都怪怪的,我是塔索呀!”

“我们知道你是塔索,你不是在我们村子里住了好几个月才走的吗?你们的那个船长还好吗?”

“喂,我说达洛夫,上次我们是被bào风雨一起吹来的同伴,你怎么糊涂了?”

“是你糊涂了,你们被bào风吹来,是我们村子里的人一起把你们救上来的。后来你们不是驾船回家了吗?”

塔索看了看和他一起来的年轻人,“他们都怎么了?如果说他们得了失忆症,那应该把什么都忘了,可使他

们偏偏还记得。只是内容都变了样。”

年轻人说:“我感觉他们的记忆是被某种奇特的力量给改变了,如果仅仅是因为时间长的原因,那么记忆一

定会变得模糊,而不会像现在他们说的那样清晰。”

“会不会是在这里呆的时间长了以后,逐渐的改变了记忆。”

“不会,如果是这样我倒宁可相信是你记错了。”

“为什么怀疑我?”

“因为现在这个世上只有你一个人这样说,而他们都否认了你的说法,你觉得我应该相信多数还是少数?”

塔索叹息了一声,“的确,我不知如何才能证明自己,也许根本不可能了。”

年轻人说:“不可能何尝不是一种可能!”

塔索愣了一下,类似的话在他第一次来到这个地方的时候也曾听到过,但是洛修特村长大概早已不在人世了

奇怪的记忆奇怪的记忆

他们俩随着村民回到了村子里,当塔索问起微谷是否在村子里的时候,大家都对他增了一分敬意,没想到这

个人会认识他们的长老。其实塔索当年也没见过微谷,而微谷当时还只是个几岁的孩子。

村民带他们到了一个大殿,找到了在里面思考问题的微谷。此时的微谷也已经是位老人了。他听塔索说完以

前的事,然后说:“明天我再给两位解释我知道的事吧。”

第二天,微谷只约了塔索他们两个人,微谷带他们到大殿后面,然后沿着一条小路走了大约半个多小时。塔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