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设置:
关灯 护眼
笔趣阁 > 静心:狂喜的艺术 > 第六章 空达里尼:生命力的唤醒

第六章 空达里尼:生命力的唤醒

没有什么理论知识有助于静心,没有什么对空达里尼的形象性解剖对于静心有意义。我这样说,并不意味着没有空达里尼或能量中心之类的东西。空达里尼是有的,能量中心是有的,但是,在任何意义上,没有知识是有帮助的;相反,它会起阻碍作用,它会由于许多原因而成为障碍。一个原因是,关于空达里尼或关于生物能的神秘通道,即生命力的内在通道的任何知识,都是概念化的,它是因人而异的,根源是不一样的。甲有甲的原因,乙有乙的原因,丙有丙的原因,你的内在的生命有一个个体性(individuality),所以通过理论而得知的东西无济于事,它反而可能碍事,因为它不是关于你的。它不可能是关于你的。只有当你自己进入你里面时你才会知道你自己。

存在着能量中心(chakra),但是有几个,则因人而异。有的人有7个,有的人有9个,有的人更多一些,有的人更少一些。那就是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不同的传统发展起来的原因。

佛教徒说有9个能量中心,印度教徒说有7个,西藏人说有4个,而他们都是对的!

空达里尼的根部,空达里尼经过的通道,也是因人而异的。你越深入里面,你就越具有个体性。举例来说,在你的身上,你的脸是最有个体性的部分;而在脸上,眼睛就更具个体性。脸比身体的其余部分更活生生,所以脸有个体性。你可能没有注意,人到一定年龄,特别是随着性的成熟,你的脸就开始呈现出一种几乎是终生不会再有多大变化的形状。在性成熟之前,脸变化甚大,但随着性成熟,你的个体性就会定型而不再变化,你的脸也或多或少地不再变化。

眼睛比脸更活生生,它们是那么富有个体性,以至于每一个片刻它们都在变化。除非一个人开悟了,否则眼睛从来不是固定不变的。悟道是另一种成熟。

随着性成熟,脸会变得固定不变,但是另一种成熟会使眼睛固定不变。你在佛陀的眼睛里看不到任何变化:他的身体会变老,他会死去,但是他的眼睛始终是一样的。这历来是一个标记。当某个人达到涅槃时,眼睛是局外人判断他是否真的达到了涅槃的唯一门户。现在,眼睛永远不会变化了,一切都会变,但是眼睛始终如一。眼睛是内在世界的显示。但是,空达里尼更深入。

没有什么理论知识是有帮助的。当你掌握了一点理论知识后,你就开始把它强加在你自己身上,你就开始把事情看成是人家教你的那个样子,但事情可能不符合你的个人的情况。这样,很多混乱就产生了。

一个人必须去感觉到能量中心,而不只是知道有关于它的东西。你必须去感觉,你必须把触角送到你自己的里面。只有当你感觉到你的能量中心、空达里尼及其通道,它才是有益的。否则它就是没有用的。其实,对内在世界来说,知识有着很强的破坏力,获得知识越多,感觉到真实可靠的东西的可能性就越小。

你开始把知道的事情强加给自己。如果有人说:“能量中心在这儿,中心在这儿。“于是你就会在那个地方看到能量中心,而实际上可能根本不在那里。于是,你就会创造出一个想象的能量中心。你能创造,你的头脑有这种能力。你能创造想象的能量中心,而且由于你的想象,会出现流动,但那不是空达里尼,那只是想象,它全是一个虚幻如梦的现象。

一旦你能在想象中看到中心,并创造出想象中的空达里尼,你就能创造每一样东西。于是想象出来的体验,会跟随而来,你会在自己的内部发展出一个完全虚假的世界。外在的世界是虚幻的,但还不如你在内部制造的世界那么虚幻。

内在的东西未必都是真实或实际存在的,因为想象也是内在的,梦想也是内在的。头脑有一个能力,一个十分强大的能力去梦想、去制造幻觉、去投射。那就是为什么在进行静心时最好完全没有意识到空达里尼能量中心。如果你碰上它们,那很好。你也许会慢慢开始感觉到什么,只有在那时候,你才可以问。你可能会开始感到有一个能量中心在运作,但要让这种感觉先出现。你可能会感到能量在涌上来,但要让这种感觉先出现。不要想象,不要去想它,不要作任何理智上的努力事先去了解它。不需要有任何先入之见,非但不需要,而且有它则肯定是有害的。

还有一件事:空达里尼和能量中心不属于你的身体构造、生理系统,空达里尼和能量中心属于你的微妙体,你的灵妙体(sukshma sharira),而不属于这个身体、这个粗重的身体。当然,那儿有对应的点。能量中心是你的灵妙体的一部分,但是你的身体构造和生理系统有与它相对应的点。如果你感觉到一个内在的能量中心,只有到那时候你才能感觉到对应的点。否则,你可能解剖开整个身体也找不到能量中心这一类的东西。

关于你的粗重的身体有空达里尼和能量中心的一切谈论、一切所谓的证据以及一切科学主张,都是胡说八道,绝对的胡说八道。确实有对应的点,但是只有在你感觉到真正的能量中心时才能感觉到那些点。解剖你的粗重的身体,什么也找不到。什么也没有。所以问题不在生理结构上。

还有一件事:没有必要去通过一个个能量中心。这没有必要,你可以绕过它们。也没有必要有开悟之前感觉到空达里尼。这个现象和你所想的大不相同。空达里尼被感觉到是因为它正在上升,只是因为你没有很通畅的通道。如果通道完全畅通,那么能量在流动而你却无法感觉到它。当有某种东西在那儿阻止它流动时,你才会感觉到它。只有当能量向上流动而在你的通道里有障碍物,你才会感觉到它。所以对空达里尼感觉到越多的人,实际上是被阻塞了:在通道里有很多障碍物,于是空达里尼就无法流动。当有阻力,空达里尼就被感觉到。你不可能直接感觉到能量,除非那儿有阻力。如果我移动手而不遇到阻力,移动就不会被感觉到。感到移动是因为有空气在抵抗,但是它不像遇到石头的抵抗那么强烈,遇到石头时,我更能感觉到移动。而在真空中,我根本感觉不到移动。所以这是相对的。

佛陀从来不谈论空达里尼。倒不是他身体里没有空达里尼,而是因为通道是那么畅达,以至于根本没有阻力。因此他从来不感觉到它。摩诃毗罗从来不谈论空达里尼,因此,一个错误的概念就产生了,在后来,信奉摩诃毗罗的耆那教徒们认为空达里尼纯是一派胡言,根本没有这回事。从此,因为摩诃毗罗本人没有感受到空达里尼,耆那教2500年来一直在否认空达里尼,声称它并不存在。但是,摩诃毗罗之所以不谈论它,是另有原因的。因为他身体里没有障碍,所以他从来不感觉到它。

所以,你不是非感觉到空达里尼不可;可以根本不去感觉到它。如果你不感到空达里尼,你就会绕过能量中心,因为能量中心的运作只是出于打破阻滞的需要;否则,它就是不需要的。

当有障碍时,空达里尼被阻碍时,附近的能量中心就会因受阻的空达里尼而运作起来,它就变成动态的。能量中心会因受阻的空达里尼而运作起来,而且它运作得那么快以至一个特殊的能量会因为运动而被创造出来了,而它会打掉阻碍。

如果通道是畅通的,那么就不需要能量中心,你什么也不会感觉到。真的,能量中心是为了帮助你而存在的。如果空达里尼受阻时,附近就会有帮助。某个能量中心会接管被阻的能量。如果能量不能前进,它就会后退。在它后退之前,能量中心会完全吸收掉这个能量,而空达里尼就会在能量中心里运动。能量通过运动而变得更有生命力,更是活生生,等到它重新来到受阻的那里时,它就能把它打破。所以,这只是一种安排、一个帮助。

如果空达里尼移动而没有障碍,那么你就从来不会感觉到任何能量中心。那就是为什么有人会感到9个能量中心,有人会感到10个,有人会感到只有3~4个,或者1个,或者1个也没有。这是因人而异的。实际上,能量中心的数量是无穷的。空达里尼每动一步,就有一个能量中心守在旁边,如果需要帮助,它就能够给予帮助。

那就是我为什么坚持认为理论知识没有帮助的原因。像这样的静心和空达里尼根本是无关的。如果出现空达里尼,那又当别论,但是静心和它是无关的。甚至不必涉及空达里尼也可以解释静心,没有必要提到。而提到空达里尼反而会产生解释的矛盾。静心可以直接被解释,你不必为能量中心cào心,你开始静心就是了。如果通道有障碍,你会感觉到空达里尼,能量中心就会在那里,但那是完全不由自主的,你必须记住它是非自主性的,根本不需要你的意志。

通道越深,它就越是非自主性的。我能移动手,这是一条自主性的通道。但是我移动不了我的血yè。我可以试试。长年累月的训练可以使人让血yè循环变成自主性的,哈达瑜伽能够做到这一点。有人做到过,它不是不可能的,但它是没有用的。修炼30年,只是为了控制血yè的流动,真是愚蠢而毫无意义,因为这种控制不带来任何结果。血yè循环,是非自主性的,不需要你的意志。你进食,一吃下去就不再需要你的意志,身体结构的机械作用已经接管了这事,它会继续做所需要的事。你的睡眠是非自主性的,你的出生是非自主性的,你的死亡也是如此。这些都是非自主性的机制。

空达里尼要深刻得多,它比死亡、比出生、比血yè都要深,因为空达里尼是你的第二体的循环。血yè是你的生理体的循环,而空达里尼是你的灵妙体的循环,它是绝对非自主性的,即使哈达瑜伽师也对它奈何不得。

人必须进入静心。然后能量才开始移动;你该做的事就是静心。如果你深深地投入静心,内在的能量就开始上升,而你会感觉到流向的改变,它会在许多方面都能感觉到,甚至在生理上也会觉察出这种变化来。

例如,一般地,从生物学角度来说,脚热头凉是健康的标志,从生物学来说确是这样。反之,脚凉头热,说明人生病了。空达里尼向上流,则发生同样的事:脚会变成凉的。

事实上,脚热不过是性的能量往下流。一旦生命能量,即空达里尼开始向上流,性能量就跟随着向上流,脚就变凉而头变热。从生物学角度来看,脚比头热比较好一些;但从奥修来看,脚比头凉比较好一些,因为这是能量往上流的标志。

能量向上流后,可能会出现许多疾病,因为整个生物机体被打乱了。佛陀去世时病得很重,摩诃毗罗去世时病得很重,拉曼·马哈希1死于癌症,罗摩克里希纳2死于癌症。原因就在于整个生物系统被打乱了。也有人说出别的许多原因来,但都是一派胡言。

1拉曼·马哈希(ramanmaharshi,1879~1950):印度教哲学家和瑜伽师。主张神人同质论和幻论。——译注

2罗摩克里希纳(ramakrishna,1836~1886):印度教领袖。断言神存在于一切真理之中,各教本质相同,皆为真理。——译注

耆那派就编造过许多故事,因为他们不能想象摩诃毗罗也可能生病。我却不以为然。我不能想象他怎么能够完全健康。他不可能完全健康,因为这是他的最后一世,整个生物系统不得不瓦解。一个延续了几千年的系统不得不瓦解。他不可能是健康的,到最后,他不得不生重病。而他确实生了重病。然而他的信徒们却难以相信摩诃毗罗会生病。在当时,对生病只有一种解释。如果你生了某种病,那就意味着他的业,你的前世的种子不太好。摩诃毗罗生病,那就等于说,他还处于前世欠下的孽债的影响下。这可怎么得了?所以一个巧妙的故事就编出来了:摩诃毗罗的竞争对手戈夏拉克(goshalak),使用邪恶的力量反对他。但事实根本不是这样。

生物的自然流向是往下的,灵性的流向是往上的。整个生物机体是为往下流而创造的。

你可能开始感觉到体内有许多变化,但是最早的变化会出现在那微妙体中。静心就是意味着在粗重体与微妙体之间搭建一座桥梁。我说的静心,只是指你能否跳出粗重的身体,这就是静心所意味着的。但是,作这个跳跃时,你需要粗重的身体的帮助,你必须把它当作垫脚石来使用。

从任何一个极点上,你都可以起跳。禁食曾被用来把人带到一个极端。在长期持续地禁食后,你会到达边缘。人体一般能禁食90天,但是到那时你的身体已经完全被耗尽了,积累起来供急需之用的储备也用光了,在这个时刻就会出现两种可能中的一种:如果你什么也不做,就会发生死亡;如果利用这一时刻作静心,就会发生跳跃。

如果你什么也不做,继续禁食下去,死亡就会发生。那就是一个自杀。摩诃毗罗是人类进化史上用禁食进行实验的最为深入的人,也是唯一允许他的信徒们jīng神自杀的人。他称之为三塔拉(santhara),即两者都有可能发生的临界点。在霎那之间,你可以死去或者可以跳跃。如果你用某种技巧,你就可以跳。于是,摩诃毗罗说,那就不是一个自杀,而是一个非常伟大的灵性的爆发。只有摩诃毗罗说过,只有他一个人说过。如果你有勇气,甚至自杀也可以用于灵性的进步。

从任何一个临界点都可以起跳。苏非派信徒采用舞蹈。跳舞时会出现一个感觉到脱离尘世的时刻。在真正的苏非派信徒跳舞时,连观众也会有超世脱俗的感觉。通过身体动作,有节奏的动作,跳舞的人不久就感到自己不等于身体,和身体是分开的。你只要开始动起来,不久就会由身体的非自主性的机制来接管。

你开始,但是如果最后也是你的,那样的舞不过是平常的跳舞。如果由你开始,到最后你觉得仿佛在中间什么地方,舞蹈被非自主性的机制接管了,那么它就成了苏非派苦修僧的舞蹈。你动得这么快,以至于身体颤抖起来,变得不由自主。

这就是你能疯狂或跳跃的点。你可能发疯,因为一个非自主性的机制已经接替了你的身体的运动,它超越你的控制,你拿它毫无办法。你可能就此发疯,再也不能从这个不由自主的的运动中退回来。这就是要么发疯、要么静心(如果你已掌握起跳技巧)的临界点。

所以人们一直把苏非派的人叫作疯子。他们以疯子闻名!照常情看,他们是疯的。孟加拉(bengal)有一个教派和苏非派一样,叫做baul,他们到一个又一个村子去跳舞唱歌,baul 一字的意思就是疯的。他们是发疯的人。

发疯的事发生过多次,但是如果你知道技巧,静心就能发生。它总是发生在临界点上,那就是为什么神秘主义者总是爱用“刀锋“一词。不是发疯便是静心,每一种方法都把你的身体弄得像刀锋,在那里,不是这个发生就是那个发生。

那么,什么是跳入静心的技巧呢?我谈到过两种:禁食和跳舞。静心的一切技巧都是为了把你推到可以跳跃的边缘,而跳跃本身只能用十分简单、没有方法的方法来进行。

如果有禁食已把你带到死亡的悬崖的时刻你能保持觉知,如果在死亡即将来临的时刻你能保持觉知,如果你还能觉知,那么就没有死亡。不仅此时没有死亡,而且永远也不会有死亡。你已经跳了!当这个时刻紧张到极点,以至于你知道它转瞬即逝,不抓住这一秒钟,你再也回不来时,保持觉知,那样就跳跃了。觉知就是方法。因为觉知就是方法,所以禅宗的人说没有方法。觉知根本算不上方法,那就是为什么克利希那穆尔提一直在说没有什么方法。

当然,觉知其实根本不是一个方法。但是我仍然称之为方法,因为你如果不能保持觉知,那么到了可以跳跃的刹那间,你会不知所措。所以,如果有人说:“只有靠觉知才行“,这也许适用于1万个人中的一个人身上,但这个人是已经走到了要么发疯要么死亡的临界点上的人。无论怎样,他已经走到了临界点。

对其他大多数人来说,只是谈论觉知是没有用的。首先他们必须接受训练。在平常情况下保持觉知是没有用的,而你也不可能在平常情况下保持觉知。头脑迟钝已年久月深——它的昏昏沉沉、懒洋洋、不知不觉,已经有很长的时间了,你无法仅仅靠听克利希那穆尔提、听我或者另外一个人说说就能保持觉知。即使是去觉知那些你平时无数次地在不知不觉中做过的事也是不容易的。

你来到办公室,根本没有注意到自己是在动:你转身、走路、开门。你这么做了一辈子,它已经成为一种非自主性的机制,它完全被排除在你的意识之外了。

所以,克利希那穆尔提说:“要觉知自己是在走路。“可是你走路时从不觉知到它。这一习惯那么根深蒂固,以至于它成了你的骨和血的一部分,再要觉知就很困难了。

只有在紧急情况下,在意外的紧张情况下你才会觉知。有人拿枪顶住你xiōng口,你会觉知,因为你从来也没有经历过这种情况。如果你熟悉这种情况,就根本不会去觉知。

禁食是为了制造一种紧急情况,一种你从来没有经历过的紧急情况。所以,对经常练习禁食的人可能没有帮助,他需要更长时间地禁食。或者,如果你从来没跳过舞,通过跳舞,你很容易得到帮助。但如果你是个舞蹈专家,苏非派苦行僧舞蹈就不再能起作用,因为你已经跳得那么完美、那么娴熟,所以它没有用。娴熟意味着此事已由头脑的非自主性部分在做。娴熟总是意味着这样。

那就是为什么会发展出120种静心的方法,某一种对你没有用,另一种也许有用。最有用的应是完全不为你所知的一种。如果从来没有练过某种特定的方法,那么它会很快制造出一种紧急情况。在这种紧急情况下,要觉知!

所以你要关心的是静心而不是空达里尼。当你觉知的时候,在你身上会发生不少事情。你会第一次觉知到内在世界比宇宙还要大、还要宽、还要广;你内部会有未知的能量、完全未知的能量开始流动;从未听说过、从未想象过或者梦想过的现象也开始发生。但是,发生的现象因人而异,所以还是不谈为好。

发生现象各不相同,所以古老的传统强tiáo要有一个灵性导师。经典不管用。只有灵性导师才行。而灵性导师一直在反对经典,虽然经典谈论灵性导师并称赞他。灵性导师这个概念本身就是同经典对立的。那句熟悉的成语“无师则无识“的意思并不是说没有灵性导师便没有知识,而是说只有经典没有知识。

一个活着的灵性导师是需要的,而不是一本死的书。书无法知道你是属于哪一种类型的人。书总是概括性的,不可能针对某个特定个体。那是不可能的,没有这种可能性。只有活的人才能明白你的需要,才知道即将发生在你身上的情况。

这的确是自相矛盾的:经典谈到灵性导师,说无师则无识,而灵性导师却以象征的方式反对经典。灵性导师会教你知识这个观念,并不意味着知识由他来提供,相反,它意味着只有活的人可以有所帮助。为什么?因为只有活的人能了解人。

没有一本书能了解个体的人。书不是专为某一个特定的人而是为众人写的。然而在传授方法时,你的个性必须被十分十分jīng确而科学地考虑到。灵性导师传授的知识一直是秘密地私下地由师父传授给门徒的。

为什么要保守秘密?保守秘密是知识传授的唯一手段。门徒受命不对任何人提起。头脑总是想说。如果你知道了什么就很难保守秘密了。保守秘密是最难的事,但这一直是灵性导师、导师的要求。他们传授给你什么东西时,总带一个条件:不准谈论它。为什么?为什么要保密?

许多人说真理不需要保密,它不需要隐私权。这是胡说。真理比非真理更需要隐私权,因为真理可能造成祸害,对任何人都可能带有危险性。传授给特定的一个人,那意味着只是给他的,而不是给其他人的。他不应再转授给其他任何人,除非他自己到达了他的个体性消失的地步。这一点必须明白。

一个灵性导师是一个个体性消失了的人。只有在那时候,他才能深入地看到你的个体性。如果他本人还是一个个体,他虽然能够解释你,但他从不了解你。比方说,我在这里谈论关于你的什么事,这是在谈到你的那个我,这不是关于你的,相反,这是关于我。我帮不了你,因为我并不真正了解你。每当我了解你的时候,它总是绕弯子,那是通过了解我自己才得知的。

·有·我·在这个点必须消失。我必须·只·是·一·个·不·存·在。那时候我才能深入到你的里面,而不做任何解释。那时我才能了解真实面目的你,而不是按照我自己的了解到你。那时我才能有所帮助。因此,必须保守秘密。

所以,最好不要谈空达里尼和能量中心。只有静心需要被传授、被聆听和被理解,其他一切都会迎刃而解的。

空达里尼本身不是一种生命力,相反,它是生命的一种特殊的通道,是一条路。但是,生命力也可以走别的路,所以不是非通过空达里尼不可的。完全可以不通过空达里尼而达到开悟。但是空达里尼是最容易走的捷径。

如果生命力通过空达里尼,那么终端是头顶的梵xué。但是,如果生命力走另一条路(可以有数不尽的通道),那么头顶的梵xué就不是终端。那么头顶的梵xué的开花是唯一的可能性、唯一的潜能。

有些瑜伽派别甚至不提空达里尼。那么就没有头顶的梵xué之类的东西。但是空达里尼是最容易走的一条路,所以,百分之九十的成道者都通过空达里尼。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