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过来。
“小娃,这是什么?多少钱呀?”一个外地商客先来打探,他们走南闯北更容易接受新鲜事物。
“这是团圆的元宵,上元节该吃团圆的元宵!一碗30文,便宜管饱又好吃喽!”武夏至是四个孩子里脸皮最厚胆子最大的,大声的回答着。武行舟那里正好捞出一碗元宵,白粉团似的面团配上暗红sè的木头碗筷在雾气蒙蒙的汤水里飘飘荡荡,莹白透亮像是上好的大颗珍珠,煞是好看勾引人食欲。
武行舟补充道:“这里是三种馅的,有芝麻、红薯和水果西瓜的。”
“听着挺新鲜,还不贵,给我一碗尝尝!”客商一pì股坐下,“三种混合一起行吗?”
“行!”武行舟动作麻利的端上一碗。
有一就有二,一会儿功夫三张小桌坐满了人,听着食客们不停的说好吃,烫嘴也停不下口,咬破滑嫩的糯米皮馅料chún齿留香,甚至觉得吃完以后满身的疲劳都散去了。片刻,仅凭空气里残留的香气又招揽了不少人,哪怕站着吃也不离开。尤其是小娃娃们,更是喜欢的不得了。
武暖冬收钱,武行舟煮元宵,武夏至和武秋止洗碗筷,热火朝天的忙碌着,一个半时辰不到200碗元宵卖光了,成本加上租金是2620文,净赚3700文。
3两700文对于武暖冬来说虽不多,却是哥哥们第一次亲手赚的。
三个哥哥异常高兴,拿着钱去粮店铺买了食材回来,晚上包好,准备第二天灯会开市早早过来卖。
武暖冬已经被一堆堆铜板搞晕了脑袋,看着途中的花灯更觉得耳鸣目眩了。
驴车早先寄存在城门口,武行舟抱着武暖冬,见她打不起jīng神,赶紧招呼着背着大包小包的武夏至到前面的铺子买小吃回来。
武夏至把东西交给武秋止,pì颠颠的买回了四份面茧和炸团子。武暖冬挣扎着要下来,武行舟不让,喂她一口自己吃一口,“暖暖乖,人多,哥抱着不挤。”
武暖冬没辙,只能接过小吃负责喂食两人。
炸团子是软面包枣馅油炸,其实就是现代外皮改用糯米的炸元宵。
所谓面茧就是rou馅或者素馅馒头,个头不大,没什么特别新鲜的,不过里面塞着纸签全是吉祥话。据说是都城的富贵人家和官宦人家流传下来的习俗,纸签大多选取古今名人警句中可占前途的词句,有了些许的占卜问卦的味道。到了民间便随意了许多,全是吉祥语、俏皮话等各式各样的纸签,老百姓图个高兴的好意头。
“事事如意、万事吉祥!”
“百福具臻、福寿康宁!”
“金玉满堂、鱼跃龙门!”
“福禄长久、五福齐全!”
武秋止念着大家集齐的纸签,四人取了驴车趁夜回了村。
第二天天刚亮,三个哥哥便忙了起来,等到武暖冬从玉府出来,他们已经包好了三锅元宵,看这架势连中午饭都省了。
“明天咱们早收摊,陪暖暖逛灯会!”武行舟唯恐小妹没得玩生气,信誓旦旦的承诺着。
虽说对古代灯会感兴趣,但见哥哥们赚钱的念头高涨,她那么大人也不好扫兴不是,摞起袖子准备加一道小吃。
“暖暖,你说我做!”武秋止相当了解自家小妹,发现她要动手赶紧阻止。
武暖冬也不客气,说起了红薯小麻团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