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设置:
关灯 护眼
笔趣阁 > 其实我们一直活在春秋战国6·大结局 > 孟尝君救魏

孟尝君救魏

赵惠文王一开始不想借兵,孟尝君向他剖析了秦国这次用兵的意图,明确告诉他:“魏国一旦灭亡,秦国的下一个目标就是赵国,到时候赵国将年年战乱,永无宁日。”赵惠文王这才醒悟,答应派十万大军救援魏国。

燕昭王也不想救魏。他对孟尝君说,燕国正在和齐国打仗,现在又要派部队行军千里去救援魏国,显然是不现实的。孟尝君便威胁道,如果燕国坐视不救,魏国便会臣服于秦国,然后率领魏、韩大军,再请秦、赵出兵共同进攻燕国。“您认为,是派部队行军千里去救魏国好呢,还是出蓟城南门就可以看到四国联军好?”

这话如果从别人口里说出来,燕昭王或许会付诸一笑。但是从孟尝君口里说出来,他就不得不考虑后果了。当时孟尝君说完,就准备离去。燕昭王赶紧叫住他:“您别急着走,寡人同意派兵了。”于是燕国出兵八万,与赵国的十万大军会合,渡过黄河,从北面bī近北林,对秦军形成强大的威胁。

韩国本来就不想攻打魏国,看到形势逆转,便想反戈一击,与燕、赵、魏三国联合攻秦。

秦昭王审时度势,果断将军队撤回关中。

经此一役,秦国改变策略,开始拉拢韩、魏,转而将矛头对准赵国。

公元前282年,秦昭王分别与韩僖王、魏昭王会面。同时,秦军在白起的率领下攻赵,取兹氏和祁城(今山西省祁县)。

公元前281年,白起又攻赵,取蔺和离石(均在今山西省离石境内),然后率军南下,第二次围攻大梁。燕国和赵国再次出兵救魏,将秦军围困于林中(今河南省新郑),迫使秦国讲和。

公元前280年,白起连续三年第三次攻赵,取代县(今河北省蔚县)和光狼(今山西省高平)两城,斩首三万。

在白起咄咄bī人的攻势面前,被赵惠文王倚为栋梁的廉颇也束手无策。这倒不是说廉颇无能——如果没有廉颇,赵国也许败得更惨——而是白起实在太厉害。

正当赵国被打得狼狈不堪的时候,秦国出人意料地停止了进攻,向赵国伸出了橄榄枝。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