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有贵族气派
越打越吃力
德国为什么要挑起二战?第一次世界大战(下文简称“一战”)就是德国挑起的,但它没有获胜,过了20年,它又发动二战,为什么?二战中,意大利与日本都与德国结了盟,为什么这几块料儿会凑到一起?实际上,跟这几个国家一战后的经历有非常大的关系。
一战进行到第三年和第四年时,德国兵的思想就从胜利转为保命。除了极少数顽固分子之外,大部分人都能明白现在是种什么样的状况。1916年,德国城市里粮食就供应不上了,冬天人们啃蔓菁,有点类似于咱们的腌咸萝卜,连面包都没有。如果这场战争有胜利的希望,如果这场战争能得到很大的好处,我们至于吃不上面包吃蔓菁吗?所以,度假不归的士兵数量大为增加。我好不容易度一回假,你再让我回去上前线,那不是去送死吗?我当然不愿意去了!
老兵很不服气
<hr />
亲历者的观点往往和教科书不一样,其中虽有立场问题,但对这些观点,我们不能完全忽视。今天,中国流行的观点,依然认为德国闪击波兰是二战爆发的标志。
战争打到这份儿上,进入了一种胶着状态,人们又难以相信它会结束,整天缺胳膊断腿的人往下运,我们与正常的生活好像被一条鸿沟所隔开。可是,在我方已无法取胜之后,这战争还有意义吗?这时连德国普通市民都已看出,战争对于德国来说毫无希望,物资匮乏、人力匮乏。在拼人力时,法国可以招非洲人,甚至招越南人来当兵。但德国没那么多殖民地,所以越打胜算越小。但德国怀着复仇的使命仍坚持战斗,德国人到这时候不打不行。随着英国的封锁,德国主要生活用品的供应被切断。因为打仗和被封锁,德国人的元气耗尽。此时对于战争的抵触,便成为千百万人公开的意见!
一战以同盟国的战败而告终,同盟国就四个国家:德国、奥匈帝国、土耳其和保加利亚,这四个国家全部战败。德意志帝国、奥匈帝国、奥斯曼帝国在这次战争之后解体,德国延续了数百年的下台。当时的德国是什么状况呢?可以说真的像到了世界末日,人心惶惶,百业凋敝。持续时间共四年零三个月的一战,不光战败国伤痕累累,战胜国也都损失惨重。以英国为例,英国自维多利亚女王以来几十年的积累荡然无存。战胜国都这样,你想德国作为一个战败国,得什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