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设置:
关灯 护眼
笔趣阁 > 战争就是这么回事儿·袁腾飞讲二战(上) > 03.蒙哥马利到非洲

03.蒙哥马利到非洲

美国参战后,给盟国提供了大量的有生力量——十几万bàng小伙子。后来美国将军的主力也来到非洲,盟军实力不断增强。另外,美国发达的工业生产能力这时候表现得非常抢眼,美国参战前也做了准备,生产了大量坦克,像中型坦克谢尔曼坦克。这些坦克运到前线之后,大大增强了英军的装甲力量。

英军原来的坦克分成步兵坦克和巡洋坦克,巡洋坦克速度快,但是皮薄馅大,一打就穿;步兵坦克倒是皮糙肉厚,问题是速度慢。英国人设想的是,步兵坦克用来支援步兵,巡洋坦克用来快速突进,想得挺好,一打仗不是那么回事,两者的优点出不来,缺点倒是表现得淋漓尽致。不知道英国人怎么缺心眼到这种程度。当美国的谢尔曼坦克运到前线,英国人才有了对抗德国4号坦克乃至后来豹式坦克、虎式坦克的本钱。

蒙哥马利出战

英国政府将敦刻尔克撤退时的英雄,当时的第3师师长蒙哥马利中将派到非洲,做第8集团军司令。蒙哥马利用兵极其谨慎,如果不占绝对优势,他不会轻易出手。蒙哥马利到了前线之后,首先是鼓舞士气,然后玩儿命地给国内拍电报,要人,要装备,要食品,要油料,弄得第8集团军兵强马壮。英军实力越来越强。

在这种情况下,蒙哥马利认为已经掌握了对轴心国军队的绝对优势,这才在阿拉曼地区发动反击。阿拉曼离开罗只有几十英里,一旦被攻克,后果不堪设想。据说,当时英国驻开罗的专员已经准备撤退了,把文件都烧了。如果埃及失守,德国人就会切断苏伊士运河,地中海也将被德国人封锁,德军就会进入亚洲。当时伊拉克、伊朗这些国家都是亲德的,当地贵族仇恨英法的殖民侵略。如果德国在当地扶植起亲德政权,跟日本在印度会师,轴心国两强联起手来麻烦就大了。二战最万幸的一点,就是结盟的轴心国,日本、德国(意大利可以忽略不计)在地理上相距遥远,没法协同作战,基本上是各打各的,不像盟国是配合着打。所以蒙哥马利必须要在阿拉曼挡住德国人,力挽狂澜。

<hr />

注释: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