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设置:
关灯 护眼
笔趣阁 > 战争就是这么回事儿·袁腾飞讲二战(上) > 03.苏日诺门坎之战

03.苏日诺门坎之战

步兵对抗重炮

7月4日,小松原中将终于跟安冈中将会合了。地面战争暂时告一段落,但是空战仍然十分激烈。日军毕竟在兵力上占优势,累计参战兵力5万多人。苏军在跟日军作战的过程中损失也很惨重,如果不是有几百辆装甲车和坦克,苏联人也顶不住。所以双方打成了相持状态,都在等待救兵。很快苏联出动了上千辆卡车,昼夜不停地往前线运送援兵和武器弹药,而日军就没这个实力。苏军的第57特别军改为第1集团军,朱可夫担任司令官,下辖第36摩托化师,57、82步兵师,第11装甲旅和第7、8、9摩托化旅,还配了一个212空降兵旅。

1939年7月23日,当日晴空万里,日本军队集中了百十来门重炮,发射炮弹1.5万发,试图压制住苏军火力,但遭到了苏军的猛烈回击。当时苏军师属火炮都是122毫米口径,到军一级都是152毫米的主炮,像76毫米炮都作为团炮,很普遍。而日本师团装备的都是75毫米炮,甚至还有日俄战争时候的老炮。日军火炮射程最远的是90式野炮,仍然是75毫米口径,能够打十几公里。其他的38式、41式,只能打几公里远,根本打不着苏联人。日本人的所谓重炮,也就是120毫米、105毫米、100毫米口径的,无论从口径到射程都比不上苏联的师属火炮,就这样的所谓重炮,也只有军一级甚至方面军才能配备。

而且苏军半个多月一直在修建工事,纵深3公里,日本人根本搞不掉苏联人。据说,第4旅团的玉田大佐,成功夜袭了一个苏军炮兵阵地,但是大佐本人阵亡了(日本人很爱搞夜袭,可最后的结果基本上是全体“玉碎”)。日本人终于认识到与苏军的巨大差距,自己的这支轻步兵部队完全不是苏联装甲重炮的对手。关东军司令部无奈下达命令停止进攻,占领东岸战线构筑阵地,准备持久战。

就比一个狠劲儿

日军在苏日战争中巨大的伤亡引起东京大本营的严重不满,此时关东军还在伪满进行了总动员,大力增援,但这些增援都没有得到大本营的同意,大本营跟关东军这时已势同水火。1939年8月20日,就在日本关东军骑虎难下、半死不活之际,朱可夫的大反攻开始了,他要求得到的全部增援力量已基本到位。苏蒙军从南、北、中兵分三路向日本人发动了全面进攻。首先扫荡了日本的高射炮阵地,然后以150架轰炸机、100架战斗机、数百门火炮狂轰日军阵地,一个半小时内日军的炮火根本无力还击,日军的观察所、通信设施以及炮兵阵地都被摧毁。

但是,日军不要命,很顽强,拼命抵抗,战到最后一个人也不投降,战斗仍十分激烈。苏蒙军遇到了异常顽强的抵抗,这是苏军也没有想到的。为此,朱可夫开始动用战略预备队,并加强了炮火支援。26日傍晚,苏军坦克部队和摩托化部队完成了对日军第6军(关东军为统一指挥诺门坎前线部队而特别组建的,司令官获州立兵中将)的合围。随后开始穿chā分割,分片分块歼灭被围敌军。由于流沙、沙坑、沙丘遍布,加之日军顽强抵抗,苏蒙军仗打得很苦,全在啃“硬骨头”。

这个时候就是比一个狠劲儿!在反攻作战中,朱可夫展露了他果断严厉的指挥风格。当苏军向纵深进攻时,朱可夫命令步兵第36师攻打日军的一个阵地。这个阵地关系到整个战役的成败,日军抵抗得十分顽强,苏军这个师伤亡也很大,师长发现再次进攻有困难,于是打电话给朱可夫请求暂缓进攻。朱可夫却命令他再次进攻。过了一会儿,朱可夫打电话问这个师长是否继续进攻了,那个师长说,部队伤亡大,一时还无法向前推进。朱可夫对那位师长说:“现在,我只问你一句话,你还能不能发起攻击?”那位师长回答:“有困难!”朱可夫立即说:“好,我现在解除你的师长职务,让参谋长接电话!”参谋长接过电话后,朱可夫问:“你能否继续进攻,完成任务?”参谋长说:“没有问题,司令员同志!”“那好,从现在起,你就是师长了!”

可是,这位新任师长还是没有组织起新的进攻。朱可夫没等听完对方解释,就打断道:“从现在起,你不再是师长,等候新师长的到来!”

他转过身,在自己的司令部里找到一名上校军官,向他明确了任务,并把炮兵预备队给了他。第三个师长坚决按照朱可夫的意图发起了进攻,最后终于攻占了日军阵地。所以,苏联有这样坚决的指挥官,日本关东军即便增派第7师团给第6军,还计划把第2、第4师团tiáo往前线,同时令第23师团死守待援,都无济于事。

这时23师团覆灭在即,跑都来不及。最后小松原中将率领残部2000余人,每个人两手各举一颗手榴弹,抱定必死之心,才勉强杀出重围。

打醒北进派的迷梦

8月30日,东京大本营派参谋次长来到伪满洲国,传达大本营命令,说关东军兵力不足,诺门坎战争不应扩大,应该立刻设法终结,立足于长期坚守。实际上就是让关东军放手认输,只是日本人很好面子,措辞婉转。9月1日德国入侵波兰,欧战爆发,为了应对世界局势的波动,日本大本营再次严令关东军停止进攻,而关东军司令植田大将,要求东京准许发动一次收拢死难将士尸体的进攻,还放话说你们不让我打,干脆就把我解职吧。东京大本营果然把他解职了,捎带免职的还有参谋长,此人就是台儿庄会战时的第10师团的师团长。一个月内,关东军司令部作战部长和所有作战参谋通通被解职,可见日本政府也感觉这场战斗丢死人了。

苏联有朱可夫这般坚决的指挥官,日军惨败在所难免。

日本政府开始通过外交途径收拾残局,9月9日苏日双方开始谈判,9月16日签署了《停战协定》。战争的结果,苏蒙军伤亡6000余人,损失78架飞机,113辆坦克;日军伤亡超过5万,战死的就有2万人,特别是作为“国宝”的第1战车师团几乎损失殆尽,连番号都给撤销了,日军装备损失是苏蒙军的5倍。而且大量日军军官阵亡,包括关东军第23师团参谋长,64、71、72联队长,第1坦克师团第3战车联队长,第2飞行集团第15飞行战队队长,这些人都是大佐,全部战死。日本国内报纸哀叹,大量高级军官如此集中伤亡,这是日俄战争以来所未有过的。

这一战打醒了日军北进派的迷梦,他们多少明白了现代化战争是什么样子,认识到自己跟苏军武力之间存在多大差距。在苏德战争爆发后,日军情报部门通过研究判定德军本年内无力迫使苏联投降,而明年的形势不一定有利于德军,所以日军最终放弃了“北进”计划。

诺门坎战役不仅沉重打击了日军的嚣张气焰,还促使日本将“北进”的国策改为“南进”,这就为日本的最终失败埋下了伏笔。同时,诺门坎之战使苏联能够在莫斯科战役的关键时刻抽tiáo远东边境的20个师投入欧洲战场,从而起到了扭转战局的决定性作用。

对亚洲战场而言,诺门坎战役使关东军向关内增兵的计划无法实施,而此时正值中国抗战的艰苦时期,因此诺门坎战役客观上也支援了中国的抗日战争。更关键的是,日本大本营在“南进”战略的布局下,偷袭了珍珠港,将美国拖入了战争,不但失去了与德国在远东会师的机会,还使自己陷入了不能应对的太平洋战场。

<hr />

注释: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