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1日早晨,日军观测飞机向英方投下29份“劝降书”,但英军没有答复。双方在布基帖马高地展开激战。最终日军拿下了这个高地,可第25军将士已经十分疲劳。副参谋长建议暂停攻击。“敌人也很困难!”山下厉声说道,他认为疲劳的将士停止攻击后会更疲劳,因而坚决反对。2月15日下午2时刚过,在进入布基帖马街道的第5师团先锋部队正面,出现了3个扛着大白旗的英国军人,其一为英军司令帕西瓦尔,“也很困难”的英军坚持不下去了。帕西瓦尔还想提一下投降条件,山下蛮横地发话:“你现在只需要回答yes或no。”英国人屈服了,共有11万人当了俘虏,包括刚刚来增援的英军第18师,他们正好赶上投降。这是英国历史上投降人数最多的一次。日军只花了70天,就拿下了马来亚和新加坡,随后将新加坡改名为“昭南岛”,山下奉文从此得到一个绰号“马来之虎”。
新加坡的沦陷是对大英帝国殖民体系的一次沉重打击,丘吉尔战后回忆说,整个二战期间,新加坡失守是他最感痛心也是情绪最低落的时刻。这个号称永不陷落的“远东堡垒”的沦陷,震惊了所有还沉浸在帝国残梦中的英国人。如果说新加坡失陷对于英国来说是一记心理重拳,那么对于生活在这个岛上的数十万华人而言,这则是一场真实的噩梦。
狮城在垂泪
南洋华侨从支持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开始,就有着深厚的爱国传统,抗战初期直接汇回国内的款项就高达50亿元,而1939年,国民政府全年战费不过18亿,如果不是有深厚的血脉之情,谁又会给战火中遭受蹂躏的国家汇款呢?南洋华侨出钱出人支援祖国抗战,不管是亲共产党的陈嘉庚还是亲国民党的胡文虎,他们都是为了祖国不受日寇蹂躏。抗战中,更有许多华侨回中国投身抗战一线。
但是,敌人怎会容忍这种行为,日军对华侨十分仇视。山下奉文得出过这样的结论:要不是华侨支援中国,日本早就解决中国问题了。新加坡被攻陷后,这里的华人遭到日本的疯狂报复。
山下奉文与参谋长铃木宗作中将、参谋主任杉田大佐等人一起策划了对新加坡华人的“肃清”行动,并规定岛上日军3天内完成这场肃清行动。日军出示一份布告,要求新加坡所有18~50岁华人男子到4个地方集中,以领取“良民证”。但是,华人到了集中地点,发现等待他们的是蒙着面罩的原英国警察、印度警察和马来亚共产党变节分子对所谓“反日分子”的指认。日军屠杀被“指认”的华侨,手段极其残忍,花样百出,令人发指:有将人捆绑至海边,用重机枪扫射;有把人绑成一串装上船,到离海岸10公里左右的地方将人推到海里;有命令他们掘坑服毒自尽。
据回忆,那几天新加坡全城妇孺啼哭,天昏地暗,又是刮大风,又是下大雨,真是血雨腥风,苍天垂泪!战后tiáo查,日军集中屠杀华人的地点多达几十处,东海岸靠近码头的地方都是屠杀场地,后来有大量遗骸被发掘出来。
日本陆军大名鼎鼎的战争狂人、战犯参谋辻政信当时正担任马来方面作战处主任参谋,他也是新加坡大屠杀的主要推动者。2月22日,辻政信巡视了一处负责“肃清”工作的日军部队,听说该部队只指认出70个“反日分子”后,辻政信非常不满,严厉斥责道:“你们还在磨蹭什么?我是要全新加坡一半人(的命)!”该部队马上行动,一口气抓了几千人,塞满了几十辆汽车,全部拉去美丽的樟宜海滨集体屠杀。
二战结束后,新加坡人开始有了政治觉醒,这次的沦陷让新加坡人开始相信一定要靠自己保卫这片土地,间接促成新加坡脱离英国的统治、走上独立的道路。
因为这场屠杀没有记录,无法确切统计伤亡人数。但是,日本和新加坡两方都有不同的总数,日本的官方数字是5000人,可新加坡方面给出的数字是10万!
<hr />
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