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终缅甸失陷,滇缅公路被切断,原有的作战物资转而通过驼峰航线与中印公路输送。10万中国远征军经血战只有4万余人安全撤离。200师师长戴安澜将军率部突围时牺牲。至5月下旬,日军占领缅甸,并侵占了中国云南省的腾冲、龙陵等城市在内的部分地区。5月底,幸存的英军大部撤至印度境内的英帕尔城区。英军在翻越山岭前,丢弃了所有的武器,饶是这样轻装撤退,最终到达印度的也仅1.2万人,只占参加缅甸战役英军的三分之一左右。与此同时,中国远征军第38师残部也抵达英帕尔。
善意相待侵略者
为了彻底击溃英军,并防止英国海军可能参加作战而影响缅甸战役的结局,日本海军对在锡兰(科伦坡和亭可马里,锡兰即今斯里兰卡)的英国海军基地实施了突击,迫使英国海军退驻马尔代夫群岛海域。
日军之所以能在缅甸速胜,除了采用迂回、包围和果断突入敌后的战术,同时战斗行动比英军远为机动灵活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缅甸百姓曾经相信,借助日本人可以结束英国的长期殖民统治。昂山领导的缅甸独立军迅速发展壮大,许多城市为缅甸独立军派出的队伍所占据,这些地方建立的政权机构,对入侵的日军部队均善意相待。但是,缅甸独立军的领导人很快就看清了日本“同盟者”的狡诈和虚伪。不过,要扑灭对昔日殖民者的怒火,尤其要使怒火转向日军,已很困难,这需要时间。
占领缅甸后,日本既封锁了国际援华运输线,又打开了西攻印度的大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