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设置:
关灯 护眼
笔趣阁 > 说春秋之六·圣贤本色 > 第二三二章 中央战争

第二三二章 中央战争

“那,咱们还是去参加会议吧,看看情况再说。”王子朝其实早就这么定了。

五月四日,单家,戒备森严。

公卿们早早地来到了,王子们也早早来到了。王子朝带着宾起来到了单家,恰好碰上周景王的小儿子王子猛来到,不过,王子猛不是自己走来的,而是nǎi妈抱着来的。没办法,王子猛还不到两岁。

单穆公在议事大堂恭候大家,而刘文公在布置保安工作。看得出来,今天的会议,是单穆公唱主角。

人很快就到齐了,大门随即关上,四周站满了持戟卫士。到了这个时候,王子朝突然有点无名的恐惧,现在自己已经是单穆公案板上的肉,如果单穆公要杀自己,比踩死一只臭虫还要简单。

王子朝后悔了,他后悔自己冒冒失失来到了这里。

“各位,大王突然驾崩,因此没有立下太子。今天请各位来,就是要确定继任天子的人选。大家不妨谈谈看法,看看立谁比较好?”单穆公发言,干净利落直奔主题。

“嗡——”现场在一瞬间有些乱,有人说话有人感叹,而且都是低声。

等到嗡嗡声消失的时候,大家都闭了口。所有人都知道,一切都已经在暗箱中cào作完毕,今天不过是走个过场。

当大家都闭了口的时候,大堂里就格外的安静,人们忍不住去看四周的卫士们,禁不住感到一股杀气扑面而来。

“单公,您是卿士,又德高望重,我们都听你的。”有人高声说道,拣好听的说。

“是啊是啊是啊。”大多数人都附和着,王子们多少都有点尴尬,不知道说什么好。

等到大家都表了态,单穆公清了清嗓子,笑着说道:“各位,承蒙大家抬爱,既然大家都这样说,那我就说说我的看法。按照周礼,嫡长子为太子,嫡长子早夭,则以其他嫡子为太子。因此,我认为,王子猛可以继位。”

现场又是一阵sāo动,有人心领神会,有人暗暗叹息,王子们则多数面露失望之sè。

其实,周景王还有三个嫡子,王子猛是最小的一个。按照周礼,既然嫡长子不在,就应该lún到嫡次子,可是单穆公偏偏选择了还在吃nǎi的嫡yòu子,什么意思?小孩子容易掌控。

王子朝的脸sè很难看,他扫视了王子们一眼,王子们也都扫视了他一眼。在王子猛和王子朝之间,王子们毫无疑问地都希望王子朝能够继位。

最后,所有人的眼光落到了王子猛的身上,不到两岁的王子猛猛然发现大家都在看自己,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哇”的一声哭了出来,害得nǎi妈忙不迭解开了衣扣,把nǎi头塞进了王子猛的嘴里。

“我反对。”宾起忍不住了,高声说了出来。“谁都知道景王一直想立王子朝为太子。如今,天下动乱,王室危殆,这样的情况下为什么要立一个吃nǎi的孩子?再说,既然刘伯忿可以以庶子身份继任刘公,王子朝为什么不能继位周王?”

宾起话音一落,全场哗然。随后,所有人的眼光转到了单穆公的脸上。

单穆公的脸sè变得很难看,不知道是尴尬还是气愤。

单穆公没有回答宾起的话,而是侧过头去问刘文公:“老刘,你怎么看?”

刘文公站了起来,他也并没有去回答单穆公的话,而是对着宾起大声说道:“你是什么人?你不过是周王的近臣而已,今天是公卿大会,讨论国家大事,你怎么混进来的?你还敢妄发议论,诽谤国家领导人,你该当何罪?”

说到这里,刘文公突然对卫士们喝道:“来人,将此人推出去斩首。”

卫士们一拥而上,不容宾起反抗,如鹰捉小jī一般,将宾起捉了出去,斩讫来报。

再也没有人反对,再也没有人说话。王子朝面如死灰,他暗中发誓,只要今天能活着回去,一定不再犹豫,一定要杀了刘文公,为宾起报仇。

单穆公放过了王子朝,因为他实在找不到杀他的借口。

随后,单穆公和所有人盟誓,共同效忠新王。

王子猛,现在是周悼王。

王子朝之败

王子朝现在才知道宾起是正确的,可惜的是,宾起已经死了。王子朝暗中和王子们商定,一旦周景王下葬,就开始动手。

六月十一日,周景王下葬。

六月十六日,王子朝终于动手了,王子朝的同盟都是王子王孙、西部旧贵以及百工中被解聘的下岗人员。王子朝的队伍首先向刘文公的官邸发起攻击,要捉拿刘文公,为宾起报仇。刘文公早已经听到了风声,不等王子朝的队伍来到,早已经溜出京城,跑回自己的封地去了。

赶走了刘文公,下一步怎么办?王子们进行了讨论。

“干掉单穆公。”王子还建议,他是王子朝的同母弟弟,自然是王子朝的死党。

于是,王子朝出兵攻打单穆公。

可是,晚了。

一切都在单穆公的算计之中,单穆公当然不会束手待毙。等到王子朝的人马来到单穆公家中时,才发现这里已经人去楼空。单穆公逃了,逃去了封邑平畴。但是,单穆公不是自己逃的,他还带上了周悼王。

王子朝立即派王子还等八个王子攻打平畴,结果被早有准备的单穆公的部队打得大败,不是大败而归,而是大败不归,八名王子全部阵亡。

王子还等人阵亡的消息让王子朝明白了,自己的对手决不能够轻视,一切可能都在他们的掌控之中。于是,王子朝也离开洛邑,回到自己的封邑京地,召集王族、百工中的下岗人员以及大宗残余召家、毛家以及当初东迁家族尹家、南宫家等等力量,准备与小宗决战。

此后,双方频频交战,难分上下。

而晋国随后出兵帮助单家和刘家,在重创王子朝主力之后,晋国撤军。

从鲁昭公二十二年(前520年)到鲁昭公二十六年(前516年),五年时间里双方多次交手,互有胜负,晋国则始终站在单家和刘家一边。其间,还在吃nǎi的周悼王经不起折腾,一命呜呼。于是,单穆公立了周悼王的同母弟弟王子匄为王,就是周敬王,又是一个吃nǎi的王。

鲁昭公二十六年十月,晋国派出智砾和赵简子出兵,要一举解决王子朝。晋国大举介入,王子朝根本不是对手。于是,召伯盈投敌叛变。王子朝知道大势已去,不得不率领着王族以及大宗残余逃往楚国。至此,王族与小宗的又一次斗争再次以王族的完败而告终。

搬家的意外发现

《左传》:鲁昭公二十六年,王子朝及召氏之族、毛伯得、尹氏固、南宫嚣奉周之典籍以奔楚。

王子朝决定逃奔楚国,出逃之际,下令收拾历朝典籍同行。历代典籍在哪里?国家图书馆。

图书馆要搬走,无论从道义上还是专业上,馆长都是要跟着走的。所以,老聃没有办法,他也要搬家了。家里的家当由家人们收拾,国家图书馆的搬迁,则必须他亲自监督了。

搬家,很麻烦,自古就很麻烦。

历代的典籍不少,老聃带着人小心翼翼地收拾着,一边分类一边装车。周朝的、商朝的、夏朝的,以及夏朝以前的,都分门别类装上了车。

“唉,你说王子朝何必呢何必呢?好好的日子不过,非要争权夺利,这下好了,连原来的都没有了。”老聃叹了一口气,对尹喜说。

尹喜是尹家的人,老聃的朋友,他来帮着老聃搬图书馆。

“是啊,贪心不足啊。要是早听你的,哪至于有今天?”尹喜赞同。他也是反战派,可是由于是尹家的人,这一次也只能逃亡。

各类典籍都收拾完了,老聃进行最后的检查。来到收藏夏前典籍这里,看着空荡荡的架子,不禁好一阵感慨。突然,看见一个木架有些倾斜,原来是下面的垫脚砖滑出来了,想来是搬典籍的兵士不小心给踢了出来。

老聃弯下身去,想要把那块砖头重新塞到木架的下面。

“哎哟。”老聃吃了一惊,原来,那块砖头十分沉重,不仅沉重,而且手感冰凉。“噢,这是什么?”

老聃觉得有些蹊跷,用足了力气,总算把砖头搬了起来。

不用说,这么重的砖头,肯定不是砖头,而是金属。这是什么金属?为什么放在这里?

老聃重新把砖头放在一处比较高比较亮的地方,发现手握过的地方隐隐有些发光。老聃知道,这绝对不是普通的砖头,这块砖头原先肯定不是拿来垫脚的,不过时代久远,上面蒙了尘,被人误拿去当了垫脚石。

老聃提了一壶水来,小心翼翼地用布把砖头擦拭了一遍,这时候再看那砖头,闪闪发亮,比铜还要亮。砖头上,有一些图案和文字。

“这些是什么?”老聃大吃一惊,看那些图案和文字,又有些似曾相识。

原来,老聃几十年潜心研究各代以及夏前典籍,对文字颇有研究。他虽然暂时还看不懂上面的文字和图案,但是他知道,这上面一定有玄机。

“先生,要走了。”王子朝派来的人催促说。老聃脱了自己的外衣,小心翼翼把这块金属包裹了几层,在一辆结实的车上找了一个稳妥的角落,放置妥当。

自古以来,很多宝贝都是搬家的时候发现的。所以,实在绝望的时候,搬个家试试看。

王子朝等人进入楚国,此前恰好楚平王去世,楚昭王继位。王子朝派人前往郢都请求借地暂居,楚国也正乱得可以,无心掺和王室的事情,因此回复王子朝可以在方城山以外随便找地方居住。

于是,王子朝率领着王室难民来到楚国居住。

王子朝逃走的当晚,天上出现了彗星。

彗星对古人来说意味着什么?意味着灾难。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