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道门的观点,天、地、水乃至于人皆一气所分。仙境也是“结气所成”,它们相互感通,构成纵横交织的立体。但因气质清浊之异,而上下有别。
故《天地宫府图序》称:“道本虚无,因恍惚而有物;气元冲始,乘运化而分形。精象玄著,列宫阙于清景。幽质潜凝,开洞府于名山。诚志攸勤,则神仙应而可接;修炼克著,则龙鹤升而有期。至于天洞区畛,高卑乃异。真灵班级,上下不同。
《洞天福地岳渎名山记序》亦云:“乾坤既辟,清浊肇分,融为江河,结为山岳,或上配辰宿,或下藏洞天。皆大圣上真主宰其事,则有灵宫閟府,玉宇金台。“
”或结气所成,凝云虚构;或瑶池翠沼,注于四隅。或珠树琼林,疏于其上。神凤飞虬之所产,天驎泽马之所栖。或日驭所经,或星缠所属;含藏风雨,蕴蓄云雷,为天地之关枢,为阴阳之机轴。”
按照这一理论,不仅天上有仙境,而且地上海中皆有仙境。不仅地上海中有仙山,而且天上亦有仙山。天上仙山乃真气所化,又下应地上宫府。
洞天和福地,可都是神仙之地。
“洞天福地说”源于古代修士对“日、月、星、山、河、川”的崇拜观念,早期表现形态为《五岳真形图》。这种图形的画法,有点类似现代地图的分色标示法,黑者为山,赤者为水,黄者为洞天之口。在修道者看来,《五岳真形图》不仅是一幅地图,更是“迎真达灵”的信物。佩带此信物,可以辟邪去灾,还能使修道者知晓灵山仙真之观舍、采药炼丹之名山。同时,对修道者也是一种警戒:天地万物都是
有感情的生命体,一山一河,一草一木,都有自己的尊严和神灵。善待万物,将会受到万物的迎拜和帮助。
司马承祯入主王屋山修道期间,潜心研究唐以前的道教洞天福地说,同时仔细察究王屋山形山势、洞穴、涧水和四时风雨云气,完整地提出了天下“十大洞天、三十六小洞天、七十二福地”之说,并且编集成《天地宫府图》。
现在他们要去的地方,就是“森罗洞天”和“万象福地”。
谢宝树皱了皱眉头,问道:“这两处洞天福地,又是什么地方,我怎么从来没有听说过?”
许青丝说道:“我们紫气州的老祖宗,身形庞大,一座普通的洞天,已经装不下他了。他头顶森罗洞天,扎根万象福地。这一次,就是带你去见他的。你放心,老祖宗脾气很好。”
谢宝树还是第一次听说这种事,心中十好奇,左顾右盼的看着。
许青丝笑道:“就喜欢你们这种,没见过世面的样子。”
谢宝树瞪了他一眼,也不搭腔。
接着往前走,穿过一片桃林,来到桃山之巅,豁然开朗。谢宝树举目望去,天地之外,已经不是紫气州了,而是一处洞天福地。一棵巨大的桃树,屹立在整个天地间。
这身躯,比之前许青丝的法相,还要大上不少。
谢宝树看着这参天大树,发现两级分化,极为严重。大树头顶,极为茂盛,阳光笼罩,底下阴暗无比。
山有万年骨,树生百绺眉。作木千春夏,化妖一日来。
世间万物,有灵则生情。情生百年,有执而化妖。
头顶森罗洞天,扎根万象福地。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