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神殿的事情,已经不需要谢宝树操心了。
他带着肖郁,在天水州游玩,决定回去桃源仙境看看。本来想叫着云祁老剑仙一起的,但是老剑仙非常懂事,拉着杨山鬼说要与他切磋剑术,两人结伴而游。
天水州的水,让肖郁大开眼界。
漠北那边,想找个泉水都难。天水州一共有七十二处名泉,就像道门的七十二福地一样。沧澜江外,有一处名为“玉泉”。泉水从山间石隙中喷涌而出,淙淙之声悦耳。下泄泉水,艳阳光照,犹如垂虹。水清而碧,澄洁似玉。
打鱼村里,也有一处泉水,名为中濡泉。泉水宛如一条戏水白龙,自池底汹涌而出,泉水甘冽醇厚,特宜沏茶。用此泉水沏茶,清香甘冽,贮泉水于杯中,水虽高出杯口二三分都不溢;水面放上一枚铜钱,也不见沉底。
这一次回到打鱼村的时候,已经大有不同。村子里修建起了水神娘娘的庙宇,还有神像。村民出海打鱼的时候,基本上不会有什么大风大浪了。
谢宝树带着肖郁,回到桃源仙境,通明神僧正在照看四方。有一些散修在这里,不敢进去。谢宝树带着肖郁,在众人惊讶的眼光中,缓缓走进了桃源仙境。
一个散修问道:“那年轻人是谁,为何不惧神雷?”
他的同伴也很不解,一脸茫然的看着桃源仙境,问道:“是不是桃源仙境的阵法,已经解除了。”
两人对视一眼,觉得机会来了。他们二话不说,朝桃源仙境里面冲去。片刻之后,两声惨叫传来。这两个散修焦头烂额的从仙境中跑出来,模样十分凄惨。
肖郁听到身后的动静,笑出声来。
桃源仙境内,其实没什么好玩的,为数不多的两个景点,谢宝树也没怎么去过。这一次带着肖郁,正好逛逛。仙境中流淌着一条河,自西而东,穿越桃园村,在村东留下一滩青色鹅卵石,又由着性子,流向了另一条山峪。
水从哪里来?源头在何处?原来,在大峪两侧悬崖峭壁裂隙间,谷底岩板石罅中流出许许多多的泉水。听村人说,丰水季节喷涌如注,訇然作响。淡水时期,涓涓淙淙,永不枯竭。
这条河没有名字,可能是因为村里只有这一条河吧,所以不用取名字。
河底是山峪倾斜的石板,或溜平,或龟凸,或凹潭,清澈可观石纹,无任何杂物滞留。“泉自罅中出,水从石上流。云鸟落涧溪,人观留照影。”是河水质朴自然,美丽动人的写照。
有河就有桥,桃园村最有名的,就是这条河上的“长生桥”。
你说奇怪不奇怪,河没有名字,桥竟然有名字。
相传很久以前,这小河上有一用石板搭的便桥,这桥搭得很简单,在小溪两岸立块石
墩,中间放块石板便成,每年山洪暴发都被冲垮,年年修年年垮。有一年一个过路的叫花子讨饭到此,得到当地村民的帮助。这叫花子为报答村民就重新在这用同样的方法搭了这桥。来年又遇到山洪暴发,可这桥安然无恙,村民取名长生桥。
桃源村没什么好看的,就这两个地方,景色还不错。
在村口,两人遇上了通明神僧。这位神僧,已经很老了,还在帮谢宝树好看桃源仙境。刚一见面,通明神僧就说道:“小道友,福源不浅啊。”
谢宝树皱了皱眉头,问道:“大师,你怎么说这样不正经的话?”
通明神僧微微一笑,说道:“我又跟蛰龙寺上的四明一样,说些俏皮话,又有什么大不了?”
确实,通明神僧,不太在乎戒律。性命双修之修真了道正法,仙宗为门内正传的天仙法脉;佛宗为教外别传的拈花微笑一脉。佛道两家的性命双修大法之“命功”修持部份,为什么不宜普传?每一代几乎都只传一、二人。
因为命功的修持过程,色身要发生翻天覆地的生理及心理的巨大变化,要“大死”一回,修持者必须要有“委身于道,任凭天断”的勇气,乃“大丈夫事业”,所谓“玄门命功九道坎,坎坎都是鬼门关”。
历代修行了道的实践确也如此,信心不足,吃不了苦头,中途而退废者有之;过关之时对世事看不破,放不下,导至气机逆乱者有之;炼己不纯,过心理、幻觉关时而“走火入魔”者有之。
过大关时,把握不当,经上、下鹊桥漏精走丹者有之;进入大定阶段而无道侣护道,导至胎死腹中,致成残废者有之;乃至丢掉性命者亦有之。“以其修之不成,不如不传”,或者仅传以普通安乐法门以健身延年可矣。故而性命双修大道的传人,多系师父找徒弟,择人而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