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宝树也是体修,看到体修如此动作,怎么能不心动?
可是他还在城上,想出去难。带着景宁二人,他想赶紧上楼,见一见那个男人。他已经感觉到,城头上的那个男人,现在已经气息已经变得非常虚弱了。
谢宝树都能感觉到,妖族不可能感觉不到。
所以才会如此拼命进攻。
城墙外,幽冥真人的大阵,还有那和尚的莲花剑阵虽然强,但是也抵不住如此多的妖族进攻。这两位只能阻挡稍稍阻挡妖族,每当有妖族死亡,就会有更多的妖族扑上来。
而且境界都不低。
两位大佬,也要稍微休息片刻,剩下的,就是体修与妖兽近身肉搏了。妖族那边,几位天仙境的妖物还未出手。现在场上变成了这样,大阵没杀掉的妖物,有体修上去补刀。
谢宝树和景宁,还在上楼。
之前挑水真人放在他背后的符纸,他丝毫没有发觉。
谢宝树之前就对那体修中的拓跋镇域十分感兴趣,现在聚精会神的看着他出手。那拓跋镇域境界其实不高,如今还未到地仙,不过看样子,四周的体修都十分佩服他。
他在城外,成站桩姿势。
站桩源于上古时期,古称蝉眠。
在《黄帝内经》中,就有:“上古有真人者提挈天地、把握阴阳、呼吸精气、独立守神、肌肉若一,故能寿蔽天地…”的记载,后被道家、医家、佛家、武家所吸收。立禅本是不传之谜,后传承意拳才被公诸于众,被世人所知。
心生站桩动作古朴高雅,其融合了内家拳、传统功法、医家以及儒释道的精髓,简单易学,功效显著。心生站桩调养身心,从根本出发,身心自愈,提高生命质量。
谢宝树也曾练习过站桩,他此时看得出来,那拓跋镇域一身拳意,浑然天成,还是个纯粹体修!
站桩,是体修练习拳法的基本功修炼,站桩不光是对拳法初学者还是对有一定基础的人,都是十分重要的,习练者在站桩中,通过思维意识的运用,而进入意识相对的静止状态,从中实现人体的阴阳平衡、开通经络、调和气血、补养元气,达到培本固元地目的。
很多初学者在站桩功时,常有肩背沉重感出现,甚至感觉越来越重,使练功难以坚持下去。因此,正确认识肩背沉重感产生的原因,寻找解决的方法,是初学站桩功时的一个经常遇到的实际而重要的问题。肩背沉重感的原因主要有四个方面。
站桩功要求练功时按特定的招式保持一定的练功姿势,尤其是两臂和肩部不仅要放松,而且两臂还要按要求形成报球、下按、外撑等各种姿势。
对于初学站桩的人来说,由于过去没有受过这种肩臂肌肉长时间保持一定姿势的
锻炼,所以站桩时间稍长,势必造成肩臂部肌肉疲劳,从而出现肩背沉重感。这种情况是每个初学者都会遇到的,完全属于正常反应。对于这种情况的处理方法是任其自然,经过一段时间练习以后,这种沉重感觉就会逐渐自然消失。
站桩功要求姿势上保持完整均衡,挺拔舒展,在保持一定姿势的基础上,肌肉做到松而不懈、紧而不僵。但是大部分初学者一开始难以做到这一点,肩臂部肌肉不仅松不下来,而且越来越紧,感觉也越来越沉重。
这种情况要与正常反应区别开,正常反应时肩背部的肌肉尚松软,沉重感也可忍受,并且会随着练功次数增多,沉重感会逐渐减轻消失。而因肩臂肌肉紧张造成的沉重感的突出特点是肌肉僵硬,沉重感难以忍受,并且越来越重,难以坚持练下去。
解决这种情况的唯一办法就是发挥主观能动性,尽力放松肩臂部肌肉,使肌肉从僵硬状态中解脱出来,自然会使沉重感逐渐减轻消失。
本来学练气功是一件长期的事情,需要做到火候适度,循序渐进。但是有的练功人急于求成,希望在短期内收获神效,因而每次花费很长时间学练气功,产生人为的疲劳,出现肩背部沉重感。这种原因造成的沉重感不是一开始就出现,而是练功很长时间后出现,并伴有腰腿疲劳感。
站桩功虽是静立之功,要求外形上静止不动,但是这个静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纹丝不动。那种只知机械地静止,不能随时根据身体内部的感觉变化调整姿势的人,必然出现肩背部沉重感。
纠正的方法是正确认识静立之静不是绝对的静止不动,完全可以根据练功中身体内部的感觉变化,随时调整自己的姿势,使身体始终保持舒适圆活的状态。
走出这误区,才能练好站桩,练好拳法。
站桩方面。对于初学者来说,站桩通常有两个误区、两个难点、一个问题。
首先,一个误区就是“越低越好,越久越好”,这是一个错误的认识。个人理解,站桩的一个目的就是放松,放开心神、松开身体。低桩不是不好,而是不容易放松。对于身体的肌肉筋骨皮气血精气神来说,松是没有止境的,而身体对于紧来说是有负荷的一个极限的。
有很多习武者以及以武为生的人被迫的或者急于求成的低桩,虽然短期可以增长肢体力量,但不适当的低桩,容易给肢体以及脏腑造成损伤。
会做饺子、蒸馒头的人,都知道醒面、揉面这两个步骤。
对于不同的目的来说,醒面、揉面的时间是不一样的。并不是揉得越多越好越使劲越好,醒得越久越好。如果站桩的状态不好,站多久也用处不大、甚至事倍功
半、适得其反。这种不在状态的站桩叫做戳大杆儿。
第二个误区,越舒服越好、越舒服越站。通常,站桩一定时期之后,绝大部分的人都会体会到这样、那样的感觉。包括皮肉筋骨的、也有气血精气方面的。舒服和不舒服是一对儿阴阳。阴中有道德,阳中也有道德。
舒服里面有舒服和不舒服,不舒服里面有不舒服和舒服。就好象对于动静,我们不妨体会一下静中之静和静中之动,动中体会一下动中之动和动中之静。只要心安定了,动静阴阳的变化之道也就逐渐清晰、浑沌初开了。大家每天都要吃饭。
胃口不好的人以及比较注意养生保健的朋友都有这样一条经验:遇到好吃的东西,吃得七八成饱,而不要吃到刚刚饱。给瓶子装水的时候也要留下一些空间,要不瓶子可能会打不开。
对于站桩有了一些感受的修士,往往会有舒服的阶段,此时不要放任纵横,稍微的收敛一些。懂得花钱的人,往往是懂得攒钱的,往往是有钱人。
桩功也是如此,其中的道理其实也很简单,即要和天地自然之道相合。其间的动静微妙之把握,往往需要高明的人指点,这也是寻觅跟随一个好的老师的原因之一。
两个难点。第一个难点是,难坚持。老师曾说,站桩则是一辈子的事情。万事有难有易,主要在一个“恒”字。持之以恒,是一件看似简单、单一,但是却是极难做到的事情。
对于初学拳的体修,其实不必给自己立下太过宏伟的目标和任务。不妨就从安静的站一会儿,几分钟作为开始。循序渐进慢慢如能有机缘遇到明白的老师指点,则不难窥得拳学真谛。
滴水成河,百川汇海。松通升降,循环八方。有无相生,道法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