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设置:
关灯 护眼
笔趣阁 > 磨刀 > 第三百七十四章 得道中人

第三百七十四章 得道中人

所言“大”,必然是对人间之小美的超越。

道祖曾说:“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人们在认识世界的过程中,总是会带有强烈的主观性,一旦产生美丑的区别,就会顺延出喜好与憎恶。

当从小我出发,以我之视角去看世界,在遇到和我不相同的情境时,难免会处处产生是非对错的执念。这是对万物本自然的背弃。真正符合天道的大美,正是阴阳运化的玄妙,这不但需

要用感官去感知,更需要用心灵去体悟。

这时候,就要求人们能够放下自我——因为“我”也不过是这份大美的组成元素之一——放下自己所有的偏见和执念,完全把身心与万事万物相融为一体,由此才可发觉原来一切事物的存在都是有其内在道理的。

基于彼此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才使无数个个体共同构成了这个纷繁复杂的世界。大道之美,正在于它既有万千种不同的表象,同时又有亘古不变的内在真一。

遗憾的是,人们之所以不能从现实生活中感受到美好,是因为各自都只把自己的身心局限在细枝末节中,却无法从既有的现实中发觉生生不息的大道运化。

道教实行教化的根本,在于“道”字,信奉道教乃是教给人们以合道的方式去思考现世人生。能发现生活中的“道”,也就可以感知到生活中的美。

修行,不应只是理想中的行径,而是需要落实到真正的功行上。道教修行又有真功实行一说,真功谓心性上的纯合,即不因为外界事物的诱惑、侵扰而使修真悟道的心志发生改变。

实行谓实践上的佐证,即要从实际的生活体验中悟道修真,同时还要把参悟到的道理返归到实践中进行验证。当内功与外行得以合二为一,便是把自我之念与天地万物之道相契合。

很多人不全理解“我命由我不由天”的道理,真正做到此点,人的身体变得越来越好,人的相貌也会发生变易——趋向于自然和谐的美,人的命运在阴阳两个方面有了改变的物质条件,命运的再造自然不在话下。凡人不知修真的妙处,常怀“生死有命,富贵在天”之说,全然不知“天性在人,人心在机”,这是夺天地造化的重要诀窍。

仅以丹道作为强身健体者,为天所用;以丹道作为进道之阶梯者,是用天机之举。有志者,事竟成,阴阳俱收方见分明。然而,人总是容易背道而驰的,难于顺道而进,这是事物的本来属性反映。

要想修真合道,就不能重有形而轻无形,重明而轻隐,重有为而轻无为。一阴一阳谓之道。道既包容万物,人生中必然存在修道积极的一面和消极的一面,故有“魂望生而魄望死”之说。

由此我们发扬和运用了“悔过迁善”之说而立此妙法为首要,目的就是为了涤除魄中所保存的各类阴性的不良信息和信号,使之能脱锁解缰直趋体外而成阴神。《脉望》一书卷八中曾提出:“因存思念想而后通灵者,亦能出入天门,预知未来,谓之阴神。”

这一论点符合修练实际情况。

先阴后阳,阴神的先出有助于因果的明了,便于修真。要想在修真路上不懈进取,出阴神是不够的。人的积

极一面是因为消极一面而存在的,魄上记录下来的信息、信号可以全部被铲除。

但是人的太乙真气——元神,元神身上的“魔识”对人的修行妨碍会更大,纵容其发展而不知剔除,将会造成更惨重的损失和破坏结果。所以省己和自知是元神成就之后为达到明心见性之目的的长期修持内容。余继“悔过迁善”法之后推出“省己迁善”法,作为神修丹法的基础功,望各位学子善待。

自己心动了,万物也就都在动,心不动,则万物皆寂。修道之人是无常的,道却是永恒的。念佛之人是无常的,而佛性是永恒的。常道和非常道,其开悟的开合至关重要。大道至朴,功成身退。功成而身不退者,难免要坠入“智者衰、功者亡”的常道之中。

追求在形体上求得正果就是明功,取得“外其身而身存”的妙诀是隐功的反映。修明功的人其修为很可能几十年都在严格的训练模式下进行,奉行戒律数十载而难育正果,其原因是离道甚远,不得多助。

想要获得大量阴性物质,和合阴阳成就正果是相当困难的。余在此所言阴性物质指的是处于三维空间以上的物质,是人的凡眼和常规仪器观察不到的物质。

这里所言的“得道多助”之“道”,主要是指已经处在道中的各位隐态仙师和高功的师父。练明功的人在几十年的修为中能量的来源要依靠隐态仙师的资助,随着能量的消耗、真元的损失,力不从心会愈来愈明显,这都是因为其真元没有归于玄牝之中,按现代语言就说其没有一个补充能量的渠道。这个渠道就是内丹。然而真正的内丹决非粟米之珠。它的要求是要能够沟通五贼,夺天地之造化。

神修丹法是以天仙大道的准则,先把人的先天太乙真气聚集成形,在隐功修炼者和仙师的帮助下送出体外,在体外训练之后形成一个彻底开放的由元神控制的生命系统,以后的修炼就有保障,因为只有这样我们方能做到“得道多助”。

人的识神中有各种各样的干扰,这些干扰来自于社会、家庭的影响,很多修真人由此避世进山修行而回避这种影响,以为只有清修方能成其大道,却忽略了另一个更危险的干扰源——元神。

元神是来自于元性分离后来到心中常驻,元性本身历尽沧桑,它上面所携带的信号是很深的,很难得靠悔过迁善法将其清除干净,这就需要在内外两种条件下配合完成这个清净过程,一个就是众位师父对元神的严厉管束和谆谆善教,第二个是自我识神在修持过程中不停地掌握“省己迁善大法”逐步地接近本性,勘明自我,复归自然。

识神毕竟是阳性的物质,像锅底下的柴一样,

对生命的调节可以起到加强和减弱的作用。修明功的人其肉身要受到魔意识的影响,其元神被束缚在体内得不到摆脱。人的精神和肉体都得不到自然调整,年复一年,定数一到,元神和肉体同归于阴。修明功的人没师传也只需几年就足矣。

如果我们看到这些负面的了,阴暗的了,我们不沉迷这些阴暗,不沉迷于这些负面,而把这些负面的东西呢,阴暗的东西呢,作为一个镜子回头照一照,看看我们有没有这种毛病,有没有这种问题,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我们呢以佛法为依据,自己呢遵守五戒十善,对别人呢要真心地付出,这样的话我们从身心呀,从行为呀,慢慢就转变了,全部地由负面往正面转变,身心世界慢慢呀,它就升华,它就净化。佛法,无论佛法,无论儒家教育它都是这样的,都是这样的。

儒家教育我们“仁义礼智信”,提高我们每个人的素养,提高我们每个人的能力,最终做什么事呢?做的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让自己各种素质都具备,身心世界呢都准备了,然后呢出去,在最危难的时候、最艰难的时刻我们挺身而出,去摆平这个世界的灾难,解决我们老百姓的困难。

为什么我们说尧舜禹是古代圣贤,是我们学习的标准呢?因为他们出来,本身自己经历千难万险,让自己具备能力、具备操守、具备道德,然后呢在条件具备的时候,带领老百姓去走出困难,建设自己的家园。

慢慢地呢,使我们远离危险、远离困苦,使我们走上幸福,能够得到温饱,能够得到庇护,使人真正地慢慢走向文明,走向康庄大道。我们要学这些祖先们、这些圣贤们他们这些行为。

如果我们只是一味地抱怨、抱怨,站在岸边指指点点,有了不好的我们要批评,看见危难呢我们幸灾乐祸,看见好的呢我们心里边还酸溜溜地说一些讽刺话。

你看看,这几乎是我们每个人的心态,可以说是很多人都有这种心态,非常不健康的心态,从古到今都有。不真正地搞明白这些圣贤教化我们的原理,不知道我们应该老老实实地改造自己呀!往往眼睛对外,看外界呢这个不顺眼那个不顺心,这个不合意那个碍事,没有一个好的。往往最后弄的呢,自己心里边越来越窄,心里边越来越阴暗,外面的事呢越来越不顺利。

我们想想,我们如果都是这样,我们只能堕落,只能被天地鬼神看笑话。空有我们这具身体,空有这具被称为“万物之灵”的身体而不善于应用,被自己呀我执我见,被自己呀狭小的自私的心理,被贪嗔痴影响,慢慢就走向了阴暗,走向了灰暗。

春天总是给人希望的,充满了欣欣向荣,但为什

么是这样?为什么冬季就不能给人以同样的感受呢?因为天地人都是一根同源,都是道体衍化的产物。人这种生命形式,是我们这个宇宙间道体衍化的最高程度。

道体衍化并非单一,也并非一蹴而就,而是分过程分阶段,就产生了不同的产物。有形无形,有情无情。道体自身功能运化程度的不同,造成天地宇宙之间的林林总总。比如形意拳讲三才式,或者三体式,来自道家的“三体重生万物张”,是说天地人三才一体同根同源,归根结底不过是个静字,从此衍生天地万物。所以人身小宇宙,与天地大宇宙都是息息相关互相感应的。

春季属木,主生发,万物复苏才有欣欣向荣。人到了这个季节,自身小宇宙与天地大宇宙的运化是同步的,生理上的感应带来心理上的变化,生理心理本是一根双脉,体内肝气生起,结合了天地间木气的生发,气血也愈发旺盛,便让人感觉有种跃跃欲试的劲头。

一般动物到了这个季节就开始发情了。植物开始返绿吐芽。天地之间东风吹荡,温度也逐渐升高了。到了春天,东风就越来越多,北风渐渐少了,这是天地之间五行换位的结果。冬天每个月也会刮几天东风,但主要是北风。天地的肝脏无形无相,而人的肝脏有形有相。天地有东风,人身体内也有东风。

风起则物变,动物植物焕然一新,人身体里的状态也发生着改变。身体健康的人只会感觉到生机勃发而不是别的。

天地宇宙光怪陆离,其实无非阴阳五行,以及阴阳五行背后的道体根本。入世则后天,要会用阴阳五行;出世则先天,又无所谓阴阳五行,只在空空静静中厮守本源。我们练内家拳的,首先是要强健身体,也无非是五脏健康、气血畅通。

调理身体的窍门,是以先天而入、后天而归,也即先后天八卦合一之意思。所谓先后天合一,用孙公禄堂的话,就是先后天要相交。先天无非是个空空静静,后天则有许多方法,也就是拳法中或者修道中的练法。比如密宗其实是一种方法,或者叫法门,可如今很多人把方法当成根本,所谓以指为月,难免误入歧途。

“内功”为何物?知道了要易骨易筋,也知道了先后天相交的原则,但具体方法上是怎么做到的呢?我们是内炼,就是自生长,重新开始生命成长的过程,易骨易筋以及所有的功夫,都是身体自己长出来的,而不是外在的可以练出来的。大体对老祖宗留下的东西嗤之以鼻,不过出于几千年文化血脉的遗传,对鬼神之类反而是半信半疑,大约也相信人死后还有个去处,不然也没这么多人信佛信道了。天地宇宙的运行是有规律可循的,所谓天命难违,宿命难改

,这就涉及到运数,易经讲理、象、数,展开就太多了。人的生命与天地宇宙的运行时同体一脉,但天地无情而人有情,所以天长地久,而人只能活七八十岁。但人的生死也只是自然现象,庄子曰方生方死方死方生,生死如花朵绽放和凋零,总是循环往复。

和天地无情相比,人就是陷在有情之中无法自拔,所以生下来思维情欲一开,就走向衰老死亡,等死翘翘了再开始一段新的生命旅程,如此循环不已,是所谓轮回。如果人也做到如天地宇宙一般无情,是不是就可以克服这种生命的轮回,走向长生久视呢?这其实就是我们道家修行的大原则,甚至佛家也是如此。

首先的步骤是断,或者说停,或者说止,其实儒家也是大密宗的,人家自己都说了: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断了之后是不是停在那里不动了呢?也不行,你光不动也没用啊,没有解决生死问题,所谓生死事大,还要解脱。如何解脱?就是道家讲的逆反回真,往回走了!这个在内家拳里就叫“顺中用逆”。因为拳法总是要动的,不可能像修佛修道的打个坐几天不动,拳法是动中静,虽然动但里头安安静静,也就是外形虽然动,但内心已止。

天地宇宙无情而人有情,宇宙仍在不断生长,因其无情。

人寿命短,因其有情。故圣人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以万物为刍狗。有情有义不是圣人考虑的问题,那是有情众生执迷生死的窠臼。简而言之,我们练拳首先要做到心不动,把思维情欲逐渐都停了,则身心自会合上天地宇宙自我生长的规律,先天元气源源而来。孙公禄堂的体系是拳道合一,入门就是无极桩做到空空静静,然后再谈其它。

当然不练无极桩从其它方面入手也可以做到,但无极桩是大窍门,过去很多人忽视无极桩是因为自己没悟透,以为无极桩没用。其实孙公不会平白把一个没用的东西放在自己著作的首页上。空空静静了,是为返先天;先天一返,本能即出。过程中涉及到身心的具体改造就很精密了,所谓“入门引路需口授,功夫无息法自修”,得有过来人带你入门,自己明白了就可以自行修炼。所以内家拳不能无师,但也不用天天跟在师父屁股后头。形意拳主要在个人体悟,有过不去的关节赶紧找师傅给点窍,一句话就过了关。逐渐功夫上了身,智慧也开发了。

这个世界上大多数人都在找有为,却不知道大道无为,功夫是自己来的,而不是你可以找来的。当然拳法得每天习练,因为拳法是渡河之舟,没有这个舟你也成就不了。

但等你彻底明白了,拳法可练可不练。所以过去老

辈人晚年都只是站站桩、走走劲足矣,到王芗斋干脆连拳法也取消了,直接奔着本质去,算明白人。在我的新浪博客上形意拳学员的体会,对于自己身心的变化,都有着客观的描述。

其实于宇宙规律面前众生平等,不管有情无情,人还是动物,都秉持一法而生。内家拳也好,传统武术也好,表面上是传统文化的一个层面,本质上是道法衍化的一个缩影。练拳能悟道,悟道后也可以练拳,此心如如,逝者如斯。

从和而不同中求得真一的法理,由此才称得上得道之人。《庄子·知北游》中写道:“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意思是说,天地间的大美是不需要言说的,如一年四季轮回有序、万物生长衰落也都各有法理。

这是大道运化天地的过程,不需要遵循他人的指导,更不必要彰显自身的功德。

真正的大美,在于把人生一世所历经的一切都能安然以待,以一种无是非、无差异的齐一醇和之美,来剔除你我对生活充满的偏执念想。若达大和之境,万千法缘便都将是这场修真路上的见证。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