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设置:
关灯 护眼
笔趣阁 > 宠辱忧欢 > 分卷阅读311

分卷阅读311

她照料这个孩子?

要早知道用孩子也拴不住她,当初还真不如不让她生。

罢罢罢,你既无情我便休,他贵为王爷,何患无妻?她既毫不珍惜,又不留恋,他也不必再把她放在心上。

贺琮召卫刚等人回京,没什么犹豫的便同意了景帝的赐婚。

腊月,贺琮娶徐氏女为妃,并在岳父和舅兄的支持下,留在了京城。一年后,徐氏女生下贺琮嫡长女,因产后失血过多,不幸亡故,贺琮十分伤心,请封嫡长女为长乐郡主。

其时他已经在朝中立足,短短一年时间,做了三五件大事,又平定北戎有功,很得景帝器重。

贺璋怀疑周家有背主另投之心,这得益于周萱上蹿下跳,大肆替贺琮拉拢、兜搭京城权贵世家,终于忍无可忍,对周家大开杀戒,屠尽周家满门。

给周萱一个教训是其一,其二则是意在警告贺琮,周家并非他牢不可破的靠山。

这一招敲山震虎确实让许多人老实了不少,可富贵险中求,那些老牌贵族、开朝功臣不敢妄动,却不代表没有新锐想要剑走偏峰,是以支持贺琮的仍然不少,只不过从明里转为了暗里。

贺琮不为所动,竟又娶柳家嫡出五娘为妃。

柳家五娘与太子妃是堂兄妹,因贺琮有隐隐与贺璋争峰之势,太子妃不惜与柳家反目。

周萱欲为父兄报仇,买通太子府侍妾姜氏,致使贺璋暴毙,太子妃遭受打击,一厥不振,哀伤过度,于次月不慎落水而亡,有传她与太子夫妻情深,夫死不肯独活,这才殉情,也有人说她死得蹊跷,有人在她平素饮食中下了药,才使得她日益神恍惚,又被人恶意领到湖边,狠心将她推入水中,这才导致她香销玉殒。

可景帝因中年丧子病重,刑部查来查去,毫无苗头,这桩公案只好不了了之。何况贺璋年纪轻轻,死于马上风,好说不好听,夫妻二匆匆下葬,不两年,已经再无人提起先太子和太子妃。

贺琮风头无两,虽说景帝无并再立太子之意,但他龙体欠安,时常把贺琮带在身边,议论国事时没少问询他的意见,大有亲自教导之意,朝臣中越发暗流涌动,先太子一派越发消沉,立贺琮为储君的呼声甚嚣尘上。

但景帝始终岿然不动。

他在这个位置待久了,和所有的皇帝一样,都想千秋万古,长生不死,就算明知道不可能,却仍然不愿意早早的立了储君。

有个太能干的太子,对他来说是极大的威胁,越发衬得他老迈腐朽,尽管那是他嫡亲的儿子,他也不要生出激愤之心来:你们的一切都是老子给的,可你们却要踩着老子的血肉登上峰巅?怎么可能?!

不管景帝心思如何,他身体渐危是事实,顾卫卿出海第三年春四月,景帝驾崩,临终前,到底不情不愿的在传位诏书上盖上了玉玺。

直到死,那颗玉玺也还捏在他手心。

贺琮办完了景帝的葬礼,三日后举行隆重的登基大典。柳氏五娘为后,徐氏追封为贤德皇后,其所出嫡长女贺萌被封为毓秀长公主,柳氏所出的嫡长子贺昆为太子,其余妃诸女各有分封。

最令人瞠目结舌的是,他封周萱为瑶仙公主,将建宁三百里封地尽皆赏赐于她。

四月末,天气已经渐暖,方源匆匆进了御书房,见贺琮还在和朝臣们议事,脚步顿了下,终于候在了门口。

不一时朝臣们鱼贯而出,贺琮揉着太阳穴,沉声道:“方源,你有急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