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是年纪略大,又有两个孩子而已,酸什么样的人物配不上?
但世情如此,女人失节,比丧命都重,虽说建宁府的人不知内情,但真要是招了女婿进门,与顾卫卿一打照面,就知道她是昔日玉公子,到时她与当今陛下的前尘过往就无论如何也瞒不住人了。
顾大太太心里存了心事,教顾卫卿针线时便格外用心。生怕她因为针线上的缺憾,便影响了她的婚姻。
顾卫卿只觉得好笑,她故意这么说,也不过是想激着母亲有点儿事做,不至于胡思乱想罢了。
应征者不少,顾卫卿一概不看,只交给顾大太太。顾大太太倒是有些惶惑:“玉卿啊,这不比从前,如今可是真正夫妻,你……你不自己挑一个?”
顾卫卿道:“交给娘,我放心,娘只管放心大胆的挑就是了。”不是顾卫卿不看重自己未来的幸福,而是她知道,这种事还真就和顾大太太所说,急不来,只能碰,看什么时候能遇到有缘人。
周萱听说她要招赘,笑她终于相通了,从自己府里挑了十来个人,亲自送过来给顾卫卿:“喏,这些人都是我调,教出来,却还没来得及宠幸的,听说你要招赘,先可着你,给你送过来了。你瞧瞧可有中意的?放心,我绝对不是个吝啬的,你若都喜欢,我就把这十几个人都送给你。”
顾卫卿敬谢不敏。
她不是周萱,有放纵、肆意的资本,且她也从不羡慕周萱的生活方式。她既要招赘,就是打着找个老实男人,好好过日子的主意,这些男宠也好,面首也罢,不管身干不干净,起码他们的心早就活泛了。她一是养不起,二来是犯意不着跟他们裹乱。
她要找的是真正过日子的男人,最好能跟她白头到老,不管她将来是不是老了、丑了,病了还是残了,都能一如既往的好好待她的男人。
周萱乘兴而来,败兴而返,直骂顾卫卿“不懂得享受生活”。
顾卫卿只回她一句:“人各有志。”
对于她要招赘的事,顾卫卿没瞒着两个孩子。顾长言不吱声,只是神情中有些不耐烦,但她又并不直言反对,顾卫卿知道这孩子心性别扭也不知随了谁。
一时半会,是和她讲不通道理的,况且顾卫卿也并非是征求他们的意见。孩子们一天比一天大,不管他们是赞成还是反对,顾卫卿都没打算改变主意。他们将来早晚有他们自己的生活,同理,她的后半生,也没指望着她们中的任何一个。
反倒是顾长愉大大出乎顾卫卿的意料之外。
长愉虽说也才十岁冒头,却是比顾长言成熟得多。他对于顾卫卿的决定有着很明确的建议:支持。
顾卫卿觉得好笑又心酸,要说最对不起的,就是长愉了,他本来可以有着更尊贵的身份,更美好的前程,却因为姓顾,生生被她给扼杀。也不知道他说赞成这话有多少懵懂的成份,又有多少是真正体会了她这做母亲的心,但顾卫卿还是对他很是欣慰。
第370章番外十二诚意
顾卫卿倒是低估了长愉。
顾长愉要比顾长言更有思想,虽然他和长言同样生长在顾家,所接触的环境和人都是一模一样的,但他更多一分总结和思考,所以内化到心里,所得到的结论与顾长言截然不同。
顾长言毕竟是小姑娘家,且一直生活在逍遥王府,也曾听人说过,自己是王爷的女儿,差点就请封了郡主之类……难虚荣心作祟,得不到的总是最好的,她对现在的生活多有不满,反倒对公主有着不同寻常的期待。
顾长愉则不同,因他与顾卫卿自小就生活在一处,对她互相矛盾的两个身份,没有多少疑问,自然而然的就接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