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惊且怒的孙权问计麾下谋士,结果以张昭为首的一方主降,以诸葛亮和鲁肃为首的一方主战,搅得他兀自优柔寡断。
当此关键时刻,周瑜挺身而出,言明曹操犯了兵家大忌,方令孙权下决心开战,进而有了此后的三分天下。
对于该典故,唐诺印象最深刻的,不是周瑜最终力挽狂澜,而是鲁肃为阻止主公投降,阐述的一番道理。
鲁肃当时进言,他们这些大臣可以投降曹操,但主公千万不能投降曹操;因为大臣们并不会丢掉工作,而主公不仅将失去所有,甚至还会被囚禁起来,任人耻笑凌辱。
直到两三年前,唐诺仍然相信这番道理,但后来深入挖掘,又想起另一句至理名言——覆巢之下,安有完卵!
唐诺并不觉得六曹、诸位里正和唐府幕僚,有多么畏惧善城,他们之所以摆出一副软绵绵的态度,皆因目睹两座城池被蓝海龙征服后,下属有别于领主的结局。
尽管这两座城池的领主一个被软禁,一个被灭族,但下属们依旧活得很滋润,只是需为新的领主继续效力。
然而这仅是战争结束初期的表象,若干年过去还有谁会关注,昔日领主的昔日心腹,有几人未被替换成今时领主的今时心腹?又有几人在被替换后,仍旧得到善终?
一群人一旦登上同一艘命运之船,他们的利益就始终捆绑在一起,船长也好水手也罢,谁也不可能在沉船以后毫发无伤。
因此他先前计划中的第三把火,不仅要继续激怒善城特使,还要让一众汤镇权贵知晓,若你所在的利益集团非常弱小,无论你在当中扮演什么角色,强者都不会把你跟其他人区别对待,他们同样会从骨子里看不起你,从而羞辱你甚至践踏你。
他已令绝大多数汤镇权贵同仇敌忾,待会儿则必须让镇首府的幕僚们有所觉悟,唯有尽心尽力为唐家服务,未来的道路才会一片坦途。
然而真到了跟幕僚们议事的时候,他才发现自己想多了,首先唐天空给这些人做的思想工作几乎没有什么效果,幕僚们只不过从颜良身上看到了汤镇的希望,所以才会如此积极跑来唐府。
其次他语重心长地给幕僚们讲完鲁肃劝孙权的典故,竟发现其中一大半早已神游天际,剩下一小半则更加过分,居然当着他的面做了个好梦。
看来自己这个衰人界的总瓢把子,还没有自己的下属,汉末名衰……哦不,汉末名将颜良在这些人心目中的分量重啊!
议事正议得意兴阑珊,老幕僚卢松原又站出来开始作了,“二少主,我认为咱们镇上有奸细!”
“卢老何出此言?”唐诺的嘴角不由得抽搐了几下。
于是卢松原把昨日钻进巷子里被人打晕的事,绘声绘色,甚至添油加醋跟在座各位说了。
听其讲完,唐诺久久不能平静,私心想着这人若不去说书,未免太可惜了。
尼玛,明明被人一闷棍打晕,竟被卢松原说成自己同蒙面奸细大战三百回合,终因体力不支,这才昏倒在地。
这家伙究竟是怎生当上唐府幕僚的?
唐诺绞尽脑汁想了半天,终于忆起小时候的若干往事,这个卢老头好像是凭借写得一手好字,进而得到祖父赏识,方始当上唐府幕僚。
什么样的能耐做什么样的事,待过些日子,便打发卢松原专门去给汤镇人民写字吧。
待送走诸位幕僚,唐诺打算询问段安关于招募铁匠的进展,结果对方抢先一步,向他禀报了另一件有趣的事情。
汤镇司功佐唐慕华方才派人过来,用非常诚恳且充满期盼的态度,言明他家主人希望未来镇首能去府上一叙。
在昨晚的宴席上,有两个人曾夸他智计无双,一个是后知后觉的唐乐,而另一个就是他的族叔唐慕华。
似乎这位族叔,已自昨日在唐府发生的冲突中,瞧出了不少端倪。
唐诺出门时瞧了下天色,只觉在这个安静的午后,尚有某些未知的事物在蠢蠢欲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