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设置:
关灯 护眼
笔趣阁 > 片段——解放 > 第 45 章

第 45 章

启元生病折腾的当儿,宝祥走通各方面的关系,将脉脉调回家乡。脉脉此时已经老大不小,还是宝祥介绍,与一位丧偶的军队转业到本地公安局的科级干部结婚。脉脉成了一个七岁小男孩的后母。

1985年,悦华家的生活发生重大转折。悦华在职读电大,历尽艰辛,凭极大毅力获取电大文凭,在小学教师当中一枝独秀。原本一家普通中学想调悦华去教初中,悦华觉得做生不如做熟,与启元商量后还是留在小学。今年初,随着态度僵硬的女校长退休,小学人事格局发生重大变化,悦华调升为教导主任。

悦华考虑到大女儿夏天也可以毕业参加工作,她在升职当天晚上特意跑到大哥家汇报喜讯,同时也感谢大哥这几年对她的扶持,她现在开始可以自己养家了。

启元得知悦华升职的好消息,高兴得紧紧握住悦华的手,连声说“很好,好极了”。兄妹俩有点儿心照不宣地高兴着,这等高兴,忆莲在一边似懂非懂。但启元很快就提醒悦华,在这家由爹爹亲手开创并任第一任校长的小学里,有多少敏感的眼睛在看着悦华的升职。切记低调,切记不可树敌,切记不可令人恶意揣测她的升职是“我胡汉三又回来了”。悦华说她也想到这些事,她在工作中会留心方式方法,尽量不要招摇,但该做的事还是得做,要不然这种夹在校长与同事之间的位置就非常难做人了。启元见悦华早有警惕,这才放心。

启农也同时欣慰地中断对悦华的援助,但启农与启元不同,他转而援助萩华。瑶华当年并不曾保护萩华,反而积极支持萩华响应毛主席发出的上山下乡的号召,几乎有点大义凛然地将萩华送去农村锻炼改造。萩华眼见回城无望,想着自己已经老大不小,在下乡时候与当地农村一个家世清白,有把子蛮力的小伙子结婚,生下一儿一女。瑶华评价萩华这是高攀。后来可以回城了,萩华想来想去,舍不得两个孩子没有爹,打算咬牙留在农村。启农为此去一趟萩华的家,他还是第一次见识到西北的农村与江南的农村有那么大的不同,萩华所在的西北农村是彻底的穷,而原本水灵的萩华早已变得粝不堪,看上去还比瑶华年老几岁。启农生气瑶华的撒手不管,他竭力劝说萩华回城,能回几个先回几个,其余的到了城里之后再想办法。萩华一直没信息,她担心自己一无所长,回城后能做什么。直到启农说到继续在农村呆着,对孩子教育大大不利,萩华才猛然惊醒。但启农却被在旁偷听的萩华丈夫武力赶出家门。

启农直到萩华经历不知多少波折,才终于得以带着女儿回到武汉,由建生帮忙安排了一个棉纺厂的工作。可萩华却痛苦地发现她已经与城市格格不入,她什么都不懂,而且她已人到中年,无法学习新知识。即使建生有天大的面子,她也只能坐到后勤的位置,拿最菲薄的工资。今年,萩华的丈夫才忽然想通,带儿子过来投靠。可萩华的丈夫无法进入城市户口,建生无法帮忙安排工作。而且萩华丈夫吃饭的粮票需要用钱去黑市兑换,钱又从何来?萩华一家人住在棉纺厂一间十几平方米的宿舍里,都不敢搬饭桌出门吃饭,怕被人笑话桌上没菜。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