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设置:
关灯 护眼
笔趣阁 > 春秋小领主 > 第 9 部分阅读

第 9 部分阅读

一个身材高挑,刚劲婀娜的女子走了进来,她显然认识齐策,娇喝:“策儿,你投新主人了?很好,以后我有折腾的东西了,你给我弹开。”

门边出现师偃的声音,他紧着冲赵武挤挤眼,似乎在鼓励对方多多忍耐,但没想到,这名貌似暴烈的女子见到赵武,陡然吃了一惊,紧接着,她放下了马鞭,很淑女的走到炭火旁,温柔的从赵武手里接过火筷,拨弄着火炭。

师偃头上冒出了冷汗,师修赶紧站在赵武身边,齐策眼珠乱转,似乎在紧急考虑对策。赵武突然遇到自己名义上的妻子,他有点不知所措,在他原来的世界里,他还没有应对这种贵族娇娇女的经验,只好按照师修的教导——既然没对策,干脆端坐不动。

娇娇夹起了一块火炭,师偃、师修同时做出扑击的动作,似乎想从对方手里夺过火筷子,看来这女人以前没少做过拿火炭烫人的把戏,齐策咳嗽了一声,笑嘻嘻的问:“智伯……”

娇娇厉声喝斥:“闭嘴……”

转过脸来,她将火炭重新放回炭堆,又从炭堆里夹出几块灰烬,添加了几块新木柴,而后拿起一串烤肉熏烤着,但她似乎没有耐心等肉烤完,简单的用火燎了几下,她举起肉串,温柔的做出呈献的动作,向身边的赵武递去。

赵武没有动,娇娇也没有动,她的手停在半空中,眼珠没有望向肉串,而是借着这个送递的动作,目不转睛的打量赵武,半晌,她轻轻叹了口气:“也值,不枉等了这许多年。”

师偃、师修松了口气,齐策咳嗽一声:“智姬,怎么不见智伯?”

“智姬”是很正式的称呼,如果她嫁给赵武,就该称呼为“赵智姬”,这个称呼的全部含义是“嫁入赵氏的那位智家女孩”。这是一种尊称,点名了她丈夫与父家的大贵族身份。

娇娇目不转睛的看着赵武,回答:“我父亲要《百器谱》——全本的,一页不落。”

别人看着《百器谱》珍贵,但这些对赵武来说,只是日常所用、最普通不过的工具而已,所以他回答的毫不犹豫:“我给!”

娇娇对齐策说话,声调尖利,但对赵武却细声细气:“你会娶我吗?”

赵武坦然回答:“这是家父、韩伯父,还有你父亲早已经约定的。”

娇娇不依不饶的问:“你想娶我吗?”

赵武回答简略:“想!”

在心中,他马上又补充了一句:“必须想,否则,就是死。”

娇娇扔下火筷,干脆的回答:“嫁了!”

说罢她站起身来,边向门外走,边吩咐齐策:“赶紧准备车马,我希望在今年下雪之前把事办了。”

齐策连声答应着,腰弯九寸恭送着娇娇离开,赵武已经开始向师偃招手,等师偃轻手轻脚的走到赵武身边,赵武皱着眉头说:“人都走了,还紧张什么……程婴在哪里,怎么没见他?”

师偃起身,离席向赵武磕头:“主上,请明日一早为程婴送行!”

赵武皱起眉头:“赵氏正需要程婴……刚才我已经明白了程婴的安排,如此智慧的人,我赵氏不可或缺,你能否劝劝他,请他不要走。”

齐策在一旁提醒:“主上,不能阻止,阻止程婴是对他的羞辱。”

赵武勃然大怒——怎么就是羞辱了,难道我不值得程婴效命吗?

猛然间,赵武记起《赵氏孤儿》的大概情节,他恍然大悟,脱口而出:“公孙杵臼!”

场中三位家臣轻轻点头。

原来,《赵氏孤儿》的情节变了,变成了母亲通奸,暗杀丈夫,但这个世界依然有“公孙杵臼”存在,依然有程婴的忠烈。

赵武慢慢的坐下,一语不发。

说实话,《赵氏孤儿》的内容他只记得一个大概,而“程婴的告辞”却让他轻轻松了口气,这位程婴总给他巨大的压迫感,此人虽然忠烈,但他是一个为达目的,连孩子都肯舍弃的绝顶狠心人,有他存在,“赵武”扮演赵武的角色,总感觉到如芒刺在背,放不开手脚,这也使他拘束了本性。

现在好了,程婴准备在“公孙杵臼”坟前自杀,因为他完成了扶立赵氏的心愿,心愿已了,而眼前的赵武,感觉到程婴的辞世会使他最后一层威胁消失了,他缓缓的坐下来,心中自语:“明天,明天开始,我将是真正的赵武,掌握赵氏全部权利的赵武。”

ps:祝大家周末愉快……那啥,继续求收藏推荐中,拜谢了!

正文 第十二章 吓死人不偿命(上)

web.

3z玩吧:由本站与著名游戏厂商‘九维网’共同运营。和其他几十万3z书友一起,边阅读、边娱乐吧!^_^

第十二章吓死人不偿命(上)

春秋礼制,贵族嫁女的时候,同姓贵族要把自己的女儿作为陪嫁,送入男家门中,这叫“赠嫁”。所以在春秋时代,贵族一旦娶妻,他娶的不是一个人,是一个团队。

这种礼节有一定存在的理由,因为春秋时“三里不同俗,五里不同音”,在秦始皇统一文字前,甚至连列国的文字都不相同。贵族嫁出女儿,身边有一群从小玩到大的同姓女伴,会让新娘在今后的生活中,不至于连听懂她语言的人都找不见。

另一方面,这种陪嫁现象在大国婚姻中也很常见——诸侯嫁女,同姓贵族纷纷送出陪嫁,这也是一种政治手段,因为王宫里有一群本国“太太团”存在,她们会是本国利益、本家族利益的坚定维护者。

中行庚有点犹豫,荀家低头不语,赵武赶紧插话:“小武惭愧,如今赵城残破,城墙需要整修,领地内人口不足,农田中耕作的人手稀少,我恐怕不敢承受过多的恩惠。”

荀罂刚才之所以询问中行庚与荀家,是因为这二位本来送出的陪嫁女是不慎重要的庶女,但荀罂听到程婴的安排,又观察了赵武处事的方式,他看好赵武的未来,故此,要求其余两位送出的陪嫁女换成嫡出女儿。

反过来,赵武的表态等于委婉拒绝了陪嫁团的存在,他说的虽然婉转,但态度坚决。

不过赵武毕竟不是春秋人,他说的话没有齐策说的有力,齐策只轻轻一句话,就让其余二位做出了决定。齐策说:“赵氏此次入国都,国君并没有接见,虽然国君在接见卫公,但此种态度,仍令我主心中忐忑。故此,我等不敢承受中行氏、荀氏厚爱。”

中行庚(荀庚)还没有来得及表态,他的儿子荀偃马上插嘴了:“赵城确实残破,但好在离新田并不远,武子也是本国人,不存在言语不通、起居不便的情况,所以,陪嫁之人到无需与娇娇多么密切……既然武子辞谢,我中行氏就不强人所难了。”

荀家也马上附和。荀罂仰脸叹息:“你们二位,日后必会后悔今日所为。”

荀家与中行氏似乎也有点羞愧,因为他们不更换身份高的陪嫁女,意味着没把赵武当做卿大夫之类的贵族看待,这种行为很无理,故此两家不敢久待,匆匆起身告辞。荀罂怏怏送走那二位,叹了口气:“武,今日你忙来忙去,也该歇一会儿了,我去西园唤娇娇来,你们两位也该见见面了。”

荀罂刚走,一直神色自若的赵武突然觉得怒不可遏,他顺手操起几案狠狠摔在地上,几案从地上弹跳而起,碎片从齐策与师修二人中间飞过,使得两人急忙躲避。

摔完几案,赵武一言不发,转身向后堂走去。

齐策望着赵武的背影,觉得不可思议:“我约略听说过赵氏孤儿的遭遇,原来你们真把他在深山里藏了多年,他简直……简直像一块白绢!”

师修反驳:“小主人虽然什么事也不懂,但他并不是白痴,只是很多事情他不了解,所以无法做出判断。”

齐策理所当然的点点头:“当然,能绘制出《百器谱》的人,怎能是白痴?”

师修马上拱手,请求说:“既然如此,就请足下为小主人解释一番。”

齐策赶紧郑重回礼,口中连说感谢的话——他这一感谢是有原因的,程婴要走的态度十分明显,程婴走后,谁成为赵氏第一家臣,就是个疑问。原本应该由负责教导赵武的两位老师——师偃、师修顺利接班,但师修这一辞让,等于承认了齐策的才能,把程婴接班人的位置让给了他。因为向赵武介绍整件事情的由来,解释其中的奥秘,正可以显示自己的智慧,赢取赵武的信任。

两人你谦我让的走完了该走的礼节程序,齐策指了指后堂,轻声问:“主上怒不可遏,该怎么找个理由进去?”

师修轻笑:“看我的,你且在这里稍后,我去拿盘烤肉来。”

烤肉拿来了,师修就在屋里架起了炭堆,现场烘烤鹿肉,香味才起,赵武已怒气冲冲的从后堂走出来,他不由分说挤到炭堆前面,风卷残云般将架子上所有的烤肉抢到手中,大口吞咽起来。

齐策殷勤的递上一壶酒,赵武尝了一口,皱了皱眉头放到一边,师修赶紧递上一壶清水,赵武仰脖畅饮,等喝完,他狠狠的将壶扔在地上,水花四溅中,他喘着粗气说:“我不喜欢这种被人操纵的感觉。”

齐策马上询问:“主(上)还记得我们都送出什么礼物?”

师修赶紧插话:“策,恭敬点。”

齐策本来打算采用启发式教育,用一个个设问句让赵武明白当时的情景,但师修跟赵武相处久了,他知道赵武现在的怒火已经到了嗓子眼,再采用那种诘问的手法,不仅没有效果,反而会让赵武怒气更甚。

齐策马上明白了师修的暗示,他禁不住感慨:“我以为,栾书之后定是韩厥,看他今日邀请来的客人,真是老谋深算,意图深远。”

栾书现在是执政,齐策以为接任者一定是韩厥,赵武被勾起了好奇心,马上问:“为什么这么说?哦,我明白了,你当初投入韩大人门下,就是看好韩大人,是吧?”

齐策回答:“我原来看好韩大人,但今日过后,我已经确信:韩大人一定会接掌栾书的位置。”

没等赵武继续问,齐策嘴不停地解释:“今天邀请的客人虽然少,但个个都至关重要——魏氏家有俊才,魏相将来一定会崛起,而魏相之子与栾氏是从小玩伴,两人关系深厚非常人想象。而范匄与栾氏是姻亲,故此,今日之会,虽然是在祝贺主上的冠礼,其实是在为三郤掘坟,我以为,三郤的坟墓已经掘好了,反三郤的联盟已经完全成形,这一切都在今日之会上。”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