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武撇了撇嘴:“齐策,你说的那么玄乎,我怎么看不出来其中奥秘?你详细解释一下……”
ps:感谢读者支持,厚颜继续求票,求收藏,求推荐啊!多谢了!
正文 第十四章 我的地盘我做主(上)
web.
3z玩吧:由本站与著名游戏厂商‘九维网’共同运营。和其他几十万3z书友一起,边阅读、边娱乐吧!^_^
第十四章我的地盘我做主(上)
第二天,程婴告别的场面庄重而肃穆,有感于程婴的忠烈,韩家派出韩起亲自到场,智家派出了智朔,来宾都一身白衣,致酒替程婴送行,抛去那些繁琐的礼节,简单的说,程婴最终被安葬在“公孙杵臼”坟边,两位生前好友终于能在地下相伴。送行的人都被这忠烈的故事感动,洒泪离开现场……对此,赵武虽然表情肃穆,心里却觉得一阵轻松。
确实,他也感受到那股忠烈气息,内心里,他不停的谴责自己为何不像其他人一样哀伤,但每次反省,他发现自己心中,解脱的感觉还是占了上风。
接下来几天,赵武在新田城连续拜访几位公卿大夫,原本他还想在国都多待几天,打算在履行完交际任务后,一个人静静的逛一逛这春秋时、一代霸主的都城,但这个想法没能实现,他甚至连拜访公卿的任务都没做完,已被智姬恶狠狠的赶出家门——智姬赶他走,是在催促他回去置办聘礼,好尽快将自己迎娶入门。
赵武带着浩浩荡荡的队伍离开新田城,才出城门不远,齐策已经耐不住了,他不满的抱怨:“主上,晋师能称霸列国,在于它的队伍齐整,‘虎’作为勇士,冲锋陷阵可堪一用,但让他指挥千人以上的队伍,我看不是合适,你瞧,队列如此乱糟糟的,等我们一路赶回赵城,恐怕,沿途各家看了这样的队列都要笑死。”
赵武表示赞同,他招手把虎唤到车前,态度亲切:“虎,你是林胡人,干脆你以后就叫林虎,以林为姓,任我车右。”
能有姓氏,这是莫大荣耀,“虎”幸福地的伏地拜谢,赵武又招手唤过师偃,郑重脱口:“师偃,今后我赵氏族兵就全由你统管,你先整理一下行军队伍,休要让沿途各家笑话。”
师偃接受命令却没有离开的意思,师修在赵武身后提醒:“爵!主上既然任命家臣职责了,请确定家臣顺位——即:颁爵。”
赵武这才想起师修教导过的礼节,他刚才的行为是在任命家臣,就必须同时宣布家臣的待遇与地位。好吧,他从谏如流、入乡随俗:“今后,偃当为上卿,受上爵,享上俸。”
这话的意思是:师偃今后就是赵氏家族的一等家臣,享受头等俸禄。
师偃躬身拜谢,赵武转身面向齐策,继续宣布:“策,今后你负责替我招揽四方宾客,我需要各类人才,招揽来的宾客都归你管理,为头爵,享上俸。”
齐策谢过,赵武这句话等于承认了齐策第一家臣的位置——从此,齐策算是正式接替程婴了。
接着,赵武转身牵着师修的手,语气真诚:“老师,我赵武来到这世界,啥事都不懂,今后你就跟在我身边,时时提醒我——当为上爵,享上俸。”
回过头来,赵武吩咐东郭离:“离,今后我家的内院,我家的家仆都归你管理,你帮我管好家务,筹备宴会,接待宾客——我婚礼的事情,也由你操办,礼节上的问题,你问我老师‘修’。”
诸位家臣的任命,本来应该在极其庄重的场合里,很正式的任命,最妥当的位置是赵氏宗庙,但赵氏的处境在场的人都清楚,所以他们都没有计较。于是,就在行进的路中,赵武班子里的四大家臣算是确定了。
回去的路走的很快,出了新田城不远,赵武已经不在意别人怎么看,他把兵车扔给家兵照顾,让他们在路上缓缓而行,自己解下兵车前的战马,套上马鞍,带领百名武士冲着山中他居住过的小院奔去。
师修当先领路,爱唠叨的师偃要留在后面带领士兵前进,耳边少了啰嗦的人,赵武像换了个人,他骑在马上,一路吹着口哨。
齐策在路上频频停住脚步,他不停的跳下战马,查验战马身上的装备,等到进了小院,他下马时拍着马鞍赞赏:“不错不错,我真没想到,‘单骑走马’也能这么舒适。”
赵武把马缰扔给从人——那时还没有马缰这个词,类似马缰绳的东西被称为“鞅”——他边走边说:“赵氏封地多是山区,用兵车巡行十分不便,此外,赵氏北方频频受到狄人骚扰,这些狄人兵力并不多,而单骑走马,最适合应付他们。”
赵武刚才说的,也或许就是赵国最先推行“胡服骑射”的原因。
林虎在一旁嘟囔:“不用战车了,我这个车右做什么?”
在春秋时代,车右的地位很崇高。一般来说,“卿”乘坐的广车上有四人,一人驾车御戎,卿坐在中央,车左车右护卫。
广车因体积庞大,多用于地位高的人乘坐,赵武的先祖因为担任过执政,所以有资格驾广车出巡。但现在他被任命为军尉,只是一个“大夫”了,乘坐的战车只能换成普通的革车——即蒙上皮革的小型战车。
这种革车只能乘坐三人,一人在前驾车,车左的位置是主将,负责射箭,车右是护卫大将,负责持戈掩护主将。
林虎自持勇猛,担任车右这个职位令他觉得很光荣,可惜赵武抛弃战车,采用“单骑走马”方式行走,这让他找不见自己的位置,很是失落。
不过,赵武现在还没心思开解林虎,此时,僚清与阍连从院内迎出,僚清边走边冲赵武使眼色,暗示他已经完成了赵武的吩咐,赵武点点头,招手叫过东郭离,指点着土墙边堆放的砖块,吩咐说:“我打算在这山中建一座别院,你用那些砖帮我砌个院落,今后这里就是我家武士的训练射箭场。”
东郭离奔到墙边,捡起一块砖打量一番,反身跑回人群,将手头的砖递给齐策,脸色而怪异,齐策检查了一下转头,劝解说:“主上,还是打消这个念头吧,赵氏现在最需要的是不引人注目,如此张扬,恐怕不妥。”
齐策边说边扬着手头的砖头,赵武那个郁闷——怎么了,我想住上砖房子,惹着谁了,怎么就叫张扬?
ps:求票,求收藏推荐!
正文 第十二章 吓死人不偿命(下)
web.
3z玩吧:由本站与著名游戏厂商‘九维网’共同运营。和其他几十万3z书友一起,边阅读、边娱乐吧!^_^
第十二章吓死人不偿命(下)
齐策躬身:“主上看不出,是因为主上不清楚其中的关系——现在执政是栾书,可三郤依旧霸占着最重要的职位,栾书会乐意吗?所以,双方今后必然要起纷争。
那么谁在其中能够获利,我以为,今日的安排,一定会让主上成为最大的获利者,因为主上就像一根线,串起了所有的线索。
比如荀氏——栾书有今日的位置,多亏当日执政荀林父的提拔,故此荀家、荀偃是栾氏的铁杆盟友,而主上是智家女婿,今后栾书自然会与主上亲近。
通过主上,栾书又拉拢了范家、魏家,而支持主上复起的韩氏也会对栾书采取支持的态度——这就是今日南街之会的奥秘,这南街之会,必然会奠定今后二十年的世家格局。”
赵武催促:“说明白点,我对今天妓馆发生的事一窍不通,你给我说清楚点。”
齐策听命,继续解释:“主上今日送出的三份礼物,意义深远,比如韩氏擅长制弓,故此韩兵擅射——主上送出的是弓箭;魏家甲兵称雄晋国——主上送出的是一柄罕见宝剑;而范家把持制陶业,主上送出的是一只绝世的陶爵……”
赵武打断齐策的话:“那不是陶器,是瓷器?”
齐策诧异的反问:“瓷,这个字怎么写?”
赵武愣了一下,心中想:“难道‘瓷’这个词还没有出现?”
抓起用来拨炭的铜筷子,赵武就手在地上写了个“瓷”字,师修赶紧掩饰:“主上幼年待在山中,闲闷无聊便日日琢磨一些应用器物,这都是主上在山中琢磨出来的,我看这个词好,今后那种玩意就叫瓷了。”
“瓷器的瓷字从瓦,这说明它依旧是一种陶器,但不同于陶器”,齐策看着这个字琢磨:“这种东西是如何制作出来的?数量多吗?”
师修继续掩饰:“主上在山中发现一种黑石,燃烧时能比干柴发出更高的温度,用这种石炭烧出的陶,质量非常好,叩之有金石之音,可制作瓷的手艺我们还在摸索,偶尔成功烧出来的几个瓷,但都不如那只瓷杯优美,我们将瓷杯送给范家,也是想着与范家合伙研究。”
齐策沉吟:“也就是说,那种瓷杯当世无二?”
师修点头,齐策想了想,马上又建议:“主上,如果真还有同样的瓷杯,我建议你送给范家,这种瓷杯虽然举世无双,但既然送给他们一只,何不凑成一套?若主上舍不得,事后范家得知赵氏另有私藏,弄不好会因怨成恨。”
赵武有点舍不得,因为这两只瓷杯确实是举世无双,也是他跟原来世界的联系之一。
另一边,师修听了这话,变了脸色:“妙啊,我怎么没想到这个漏洞呢?”
齐策见赵武迟迟不表态,马上又劝解:“主上,赵氏现在需要的不是树敌,而是广结良友,瓷杯虽然珍贵,但对整个家族来说,却又算不上什么,策请主上舍弃财物,保存家族。”
赵武一咬牙:“舍得舍得,没有‘舍’,哪有‘得’——行,等范氏派来陶工,我会把另一只瓷杯让他们的陶匠转交范氏。”
齐策马上离席而起,郑重拜谢:“策得英主矣!”
赵武毫不在意的挥挥手:“我就不明白,这三件礼物为何能拉拢三个家族?”
齐策不答反问:“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策倒想问问,主上送给韩氏的那张弓到底有什么奥秘?使得韩氏立刻变了脸色。”
赵武想了想,随口答:“很平常啊,也就是一张桑木弓,弓臂上雕了一点花……对了,盒子里应该还有几支箭,是铁箭头。”
齐策扭脸问师修:“师修,还是你来说。”
师修伸出两根指头,又比了比,做出另一个数字,他表情故意装出淡淡然,但还是掩饰不住骄傲:“六个人,用一天功夫做出了两张弓,剩下的都是雕花功夫;匣子里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