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设置:
关灯 护眼
笔趣阁 > 白云之道 > 第五个早晨

第五个早晨

1974年5月14日

抛弃自我——立即地

钟爱的师父,你说自我能够立即被抛弃,那么,自我也能够渐渐地被抛弃吗?

那个抛弃总是发生在一个片刻之间,它总是发生在这个片刻,它没有渐进的过程,它不可能有,那个发生是在片刻之间。

你无法为它作准备,任何你所做的——我说任何——都将会增强自我。

任何渐进的过程都将会是一种努力,有某些东西是由你来做的,所以你将会透过它而越来越被增强,你将会变得更强,每一样渐进的东西都会帮助自我。

只有完全非渐进的东西,只有某种像一个跳跃,而不像一个过程的东西,只有某种跟过去不连续的东西……只有这样,自我才会消失。

问题之所以升起是因为我们不了解这个自我是什么。

自我是过去,是那个连续,是一切你所做的,是一切你所累积的,是所有的“业”,所有的制约,所有的欲望和所有过去的梦。整个过去就是自我,而如果你以渐进的过程来思考,你就把过去带进来了。

自我的抛弃是“非渐进”的,是突然的,它是一种不连续,过去不存在,未来也不存在,你被单独留在此时此地,那么自我就无法存在。

自我只能够透过记忆而存在:你是谁,你来自那里,你属于谁,国家、种族、宗教、家庭、传统,以及所有的创伤和快乐——一切发生在过去的,一切过去所发生的就是自我,而你就是这一切都发生在它上面的那个。

这个区别必须加以了解:你就是这一切都发生在它上面的那个,而自我就是那个所发生过的。自我在你的周围,而你在中心,你是无我的。

小孩子生下来的时候完全新鲜和年轻,没有过去,也没有自我,那就是为什么小孩子会那么美。他们没有任何过去,他们非常年轻,非常新鲜,他们不能够说“我”,因为他们要从那里把这个“我”带出来?这个“我”必须渐渐被发展出来。他们会受教育,他们会得到奖赏或惩罚,他们会被赏识或被谴责,然后那个“我”就慢慢凝聚起来。

小孩子很美,因为自我不存在。老年人变丑了,并不是因为年老的关系,而是因为有太多的过去,太多的自我。如果老年人可以抛弃自我的话,他也可以再度变美,甚至比小孩更美,那么就有第二度的孩提时代,那是一个再生。

这就是耶稣复活的意思,它并不是一个历史的事实,它是一个寓言。耶稣被钉死在十字架上,然后他复活了,那个被钉死在十字架上的人已经不复存在了——那是木匠的儿子耶稣。现在耶稣已经死了,已经被钉死了,然后一个新的实体从那个死升起,一个新的生命从这个死诞生出来,这是基督——不是伯利恒那个木匠的儿子,不是一个犹太人,甚至不是一个人,这是基督——一个新的存在,没有自我。

同样的情况也会发生在你身上,每当你的自我被钉上十字架,每当你的自我被钉死在十字架上,就会有一个复活,就会有一个再生。你再度被生出来,这个小孩的状态是水恒的,因为这是灵魂的再生,而不是身体的再生。

如此一来,你将永远不会变化,你将会一直一直都很年轻,很新鲜,就好像早晨的露珠一样地新鲜,就好像夜晚的第一颗星星一样地新鲜,你将会永远保持新鲜,保持年轻,保持天真,保持像一个小孩,因为这是灵魂的复活。

这样的事一直都发生在一个片刻之中。

自我是时间,时间越长,自我就越多,自我需要时间。如果你穿透得深一点,你或许甚至能够想象说,时间的存在只是因为自我。

时间并不是你周遭物质世界的一部分,它是在你里面心灵世界的一部分,是头脑世界的一部分,时间是一个自我可以在里面发展和成长的空间。空间是需要的,时间给予那个空间。

如果你被告知说,这是你生命的最后一个片刻,下一个片刻你就会被杀死,突然间,时间就消失了,你就会觉得非常不安,你仍然活着,但是突然间你会觉得好像你在垂死,你无法思考说要做什么,即使思考也变得很困难,因为即使是思考,时间也是需要的,未来也是需要的。没有明天,那么要想什么,要什么欲求,要什么希望?已经没有时间,时间已经结束了。

可能发生在一个人身上最大的痛苦是发生在当他的死亡已经很确定,而他无法避开的时候。死亡已经确定了。一个被判死刑,或是被放进地狱里面,而在等待死亡的人,他无法对它做任何事,死亡已经确定,在经过一段时间之后,他将会死。超出那个时间之外,对他来讲已经没有明天。如此一来,他变得无法欲求,无法思考,无法投射,他甚至无法作梦,那个障碍总是存在。

然后有很多痛苦会随之而来,那个痛苦是自我的痛苦,因为自我无法不要有时间而存在,自我在时间里面呼吸,时间是自我的呼吸。所以,时间越多,自我就有越多的可能性。

在东方,他们已经有了相当好的成果,他们已经下了很多功夫去了解自我,他们已经做了很多的探索,而其中一个发现就是:除非时间从你身上被抛弃,否则自我无法被抛弃。

如果有明天存在,自我将会存在;如果没有明天,你怎么能够拉着自我走?它将会好像在拉着一条船,但是没有河流,它将会变成一个重担。河流是需要的,有了河流,船才能够发挥它的功能。

对自我来讲,时间的河流是需要的,那就是为什么自我总是以“渐进”或“程度”来思考。自我会说:好,成道是可能的,但是需要时间,因为你必须下功夫,必须准备。

这样说是非常合乎逻辑的!对每一件事而言,时间是需要的。如果你播下一颗种子,那么就需要时间来使树木成长;如果一个小孩要被生下来,如果一个小孩要被创造出来,时间是需要的。zǐ gōng需要时间,小孩子需要时间来成长,每一样东西部在你的周遭成长。对成长而言,时间是需要的。所以,如果灵性的成长也需要时间,那似乎是合乎逻辑的。

然而这是一个必须加以了解的要点:灵性的成长并不是真的像种子的成长一样。种子必须成长而变成一棵树。在种子和树之间有一个空隙,那个空隙必须被经过,有一个距离,你不像种子一样地成长,你已经是那个长成的,问题只是在于将它显露出来,现在的你跟将来的你之间没有距离,没有距离!那个理想的、那个完美的,已经存在。

所以它井非真的是一个成长的问题,而只是一个将它揭开的问题,它是一个发现,某种东西是隐藏的,你将帘幕拉开,它就在那里。它就好像你闭起眼睛坐着,太阳在地平线的那一端,但是你处于黑暗之中,突然间你将眼睛打开,但是已经变成白天了,大地一片光明。

灵性的成长并非真的是一个成长,那句话是错的,灵性的成长是一种显露,某种隐藏起来的东西现在显露出来了;某种已经在那里的东西,现在你变得知道它就在那里;某种从来没有失去过,而只是被遗忘的东西,现在你记起来了。那就是为什么有很多神秘家一直在使用“记住”这个字,他们说“那神圣的”并不是一个达成,它只是一个记住,某种东西本来被你遗忘,现在你记起来。

事实上并不需要时间,但是头脑会说,自我会说,每一件事都需要时间,每一样东西要成长都需要时间,如果你变成这种逻辑思想的牺牲者,你将永远无法达成它,那么你将会继续延缓,你将会说明天,明天,又明天,而它将永远不会来临,因为明天永远不会来临。

如果你能够了解我所说的,自我能够在当下这个片刻就被抛弃,果真如此的话,那么就会有一个问题产生:为什么它没有被抛弃?为什么你还无法抛弃它?如果没有渐进成长的问题,那么为什么你没有抛弃它?因为你不想抛弃它。

我这样说一定会使你感到震惊,因为你一直在想说你想要抛弃它,再想看看,你并不想要抛弃它,因此它才会继续,它不是时间的问题,是因为你不想抛弃它,所以才没有办法!

头脑的方式很神秘,你认为你想要抛弃它,但是在内在深处,你知道你并不想抛弃它,你或许会想要将它擦亮一点,你或许会想要变得更jīng炼,但是你并没有真的想要抛弃它。

如果你真的想要抛弃它,没有一个人会阻止你,没有障碍存在,只要你真的想要,它就能够被抛弃。但是如果你不想抛弃它,那么就没有办法,即使有一千个佛在你身上下功夫也将会失败,因为从外在是没有办法做什么的。

说真的,你是不是有想过它?你是否曾经静心冥想过它?你是否真的想要抛弃它?你是否真的想要变成一个“非存在”或“空无”?即使在你的宗教投射里,你都想要成为什么,你都想要去达成什么,或是达到什么地方,或是成为什么,即使当你想要谦虚,你的谦虚也只不过是自我的一个秘密隐藏的地方,其他没有。

注意看所谓谦虚的人,他们说他们很谦虚,他们会试着去证明说他们是他们那个镇上、那个城市,或那个地方最谦虚的——最谦虚的!如果你跟他争辩,如果你说:不,有别人比你更谦虚。他将会觉得受伤,是谁在觉得受伤呢?

我在读关于一个基督教圣人的故事,他每次都在他的祈祷文里面跟神讲:我是世界上最邪恶的人,最大的罪人。表面上看起来,他是一个非常谦虚的人,但是事实上不然。他说:世界上“最大”的罪人,即使神出来反驳他,他也会争辩。他的兴趣,他内在深处的兴趣是要成为最大的,而不是要成为罪人。

如果你被允许成为最大的罪人,你可以成为一个罪人,你可以享受它,最大的罪人——那么你就变成一个顶峰,美德或罪恶是不重要的,你必须成为某号人物,不管是什么原因,你的自我必须在顶端。

据说萧伯纳(george beard shaw)曾经说过,我宁愿在地狱里排第一,也不愿在天堂排第二。如果你是第一的,是最先的,那么地狱并不是一个不好的地方;如果你只是站在一排人的中间,默默无闻,那么即使天堂看起来也会觉得很无趣。萧伯纳是对的,人的头脑就是这样在运作。

没有人想要抛弃自我,否则那是没有问题的,你可以现在就抛弃它,如果你觉得需要时间,那么这个时间的需要只是让你了解你还执著于它,一旦你能够了解那是你的执著,那么事情将会发生。

你或许需要花上好几世来了解这个简单的事实。你已经花了很多世,但是你尚未了解。

这看起来很奇怪,有某些对你来讲是一个重担的东西,它给你一个地狱,一个持续的地狱,但是你仍然执著于它,它一定有很深的原因——一个很深的原因,关于这一点,我想要来谈一些,或许你能够因此而变得更觉知。

人类头脑的方式是:它总是选择被占据,而不选择不被占据,即使那个被占据是很痛苦的,即使它是一个受苦,头脑也会选择被占据,而不选择不被占据,因为当不被占据的时候,你会开始觉得你在融解。

心理学家说,人在退休之后很快就会死,他们的性命立刻被减了差不多十年,在他们死亡之前,他们就已经开始在垂死了。已经不再有占据,他们变成不被占据的。

当你不被占据,你会开始觉得没有意义,没有用,你会开始觉得你不被需要,你会开始觉得没有你的存在,世界也会照常进行得很顺利。当你被占据,你就觉得世界没有你就无法继续下去,你是它非常主要的一部分,非常重要,如果没有你,每一件事都将会停止。

如果你不被占据,突然间,你会觉知到如果没有你,世界也会进行得很美,没有东西在改变,你被抛弃了,你被去进了垃圾堆,你是不被需要的。

在你觉得不被需要的那个片刻,自我就会变得不安,因为唯有当你被需要,它才会存在,所以自我继续在你的周围对每一个人强行这种态度:你是一定要的,你是需要的,如果没有你,就没有什么事会发生,如果没有你,世界将会融解。

当你不被占据,你会了解到那个游戏还会继续,你并不是一个重要的部分,你可以很容易就被抛弃,没有人会管你,没有人会想到你,相反地,他们甚至会觉得释怀,这样的情况会粉碎自我,所以人们想要被占据,不管什么事情都好,他们就是必须保持被占据,他们必须继续保持那个幻象:他们是被需要的。

静心是一个头脑不被占据的状态,它是一个很深的隐退,它不只是一个表面的隐退,就好像到喜马拉雅山上一样,那或许根本就不是一个隐退,因为你可能再度被喜马拉雅山所占据,你可以在那里创造出一些幻想说你在拯救世界,坐在喜马拉雅山上静心,你使世界免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或者因为你在创造出某些震动,所以世界会走向乌托邦——一个和平的社会。

你可以在那里享受这个被占据,没有人会跟你争辩,因为只有你单独在那里,没有人会去反驳说事实上你是处于幻想之中,你是处于一种幻觉的状态。你可以非常涉入它,自我会再度以一种新的微妙方式来主张它自己。

静心并不是一种表面上的隐退,它是一种很深的、很切身的、很真实的隐退或撤退——从被占据当中撤退下来,并不是说你将不会被占据,而是你可以继续做任何你正在做的事,但是你撤退你自己和你对那个被占据的投资。

如此一来,你会开始觉得这个经常渴望被需要是愚蠢的。世界可以不要你而继续进行得很好,当你这样感觉的时候并没有沮丧的成分,你会觉得很好,世界可以不要你而继续进行是很好的。

如果你能够了解,那么它可以变成一种自由;如果你不了解,你会觉得你被粉碎了,所以人们继续保持被占据,自我给他们最大的占据,自我在一天24小时里面都能够给他们占据。他们一直在想,要如何变成国会的一员,他们一直在想,要如何当上次长、部长、或院长,或是如何变成一个总统,自我一直一直继续下去,它给你一个经常的占据——如何创造出更多的财富,如何创造出一个王国。自我给了你一些梦——持续的内在占据,你会觉得有很多事在进行。

当你不被占据。你会突然觉知到内在的空虚,而这些梦可以填补内在的空虚。

现在心理学家说,人不要食物也可以至少活90天,但是如果在90天里面他不做梦,他无法活下去,他将会发疯。如果做梦不被允许,在三个星期之内,你就会发疯。如果没有食物,三个星期还不会伤害到你,它甚至还会有益于你的健康;三个星期不吃东西,这是一个很好的断食,它将会使你的整个系统恢复活力,你将会变得更活,更年轻,但是三个星期不做梦……一你将会发疯。

做梦一定是满足了你某些根深蒂固的需要。那个需要就是它使你被占据,虽然不是真的被占据,但它还是使你被占据,你可以坐下来梦想任何你所喜欢的事,整个世界都按照你来移动——至少在你的梦中是如此,没有人会制造难题,你可以杀死任何人,你可以谋杀,你可以依照你所喜欢的来改变,在那里,你是主人。

做梦的时候,自我觉得非常有活力,因为没有人能够反对你,没有人能够说:不,这是错的。你就是一切,而且是唯一的,任何你想要的,你都可以创造;任何你不想要的,你都可以摧毁,你是绝对强而有力的,在你的梦中,你是全能的。

唯有当自我被抛弃,梦才能够停止,所以这是一个迹象,在古时候的瑜伽经典上说,这是一个人成道的迹象;他不能够做梦,梦停止,因为已经不需要了,梦是自我的需要。

你想要被占据,所以你无法抛弃自我,除非你准备成为空的,不被占据,除非你准备成为什么人都不是,除非,即使在你不被需要的时候,你都准备享受和庆祝生命,否则自我无法被抛弃。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