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设置:
关灯 护眼
笔趣阁 > 决战青岛:解放战争档案 > 第09章 解放军即墨激战显神威

第09章 解放军即墨激战显神威

让我们再将日历的页码,翻回到5月4日的青岛。

人民解放军三十二军,向上疃守敌发起猛烈进攻。

九十四师二八○团主攻,九十五师二八四团打援。战斗一打响,敌人就乱了阵脚,为了救援上疃之敌,敌人仓皇纠集了七个团,分几路连续向我军阵地sāo扰。敌二五五师一个营,从盟旺山出发支援上疃,被我警备四旅歼灭在演泉。

解放军战士向国民党政府军队纵深阵地冲击

上瞳是灵山至即墨一线的要冲,青岛与即墨外围的战略要地。国民党派其主力三十二军二五五师七六三团驻守。该团火力强,一律美式装备,防御工事坚固,碉堡林立,围墙、壕沟、铁丝网,里外三层,易守难攻。

次日拂晓,敌人又组织了四个团的兵力,一路沿大留村,石寨、至蒋格庄,另一路由仓上出发沿曹家庄、朱家庄到侯格庄,企图解救上瞳之敌,遭到我东路部队警备四旅的坚决阻击。

敌我双方已成胶着状态,双方的重炮都已无能为力,纯粹是短兵相接,战士们满身满脸都是硝烟和泥土,可面对着冲上来的敌人,同志们一个个又jīng神振奋眼睛明亮,一张张泥脸闪闪生辉……真的,决不是虚夸,天底下哪有知道堵住了敌人动弹不得,让兄弟部队关起门来打狗而不高兴的战士呢?

一梭子弹扫过去,迎面的敌人倒下了,后面的敌人犹豫了,乱了,匍匐在地上不动了。敌军官气急败坏地挥舞着手枪,在后面狂叫着督战。敌人重新组织火力进攻,向我方阵地展开了还击。我们也把一切火力射向敌人,阵地上立即升起了一片云雾,草木乱飞碎石四溅,有的战士负伤了,有的同志牺牲了,但是我们的战线没有动摇,我们的阵地坚如磐石,战士们都在信心百倍地坚守着阵地还击敌人。

战士们迅雷不及掩耳地把一颗颗手榴弹投向敌群,这是一场惊心动魄的血战,手榴弹像苍鹰捉鼠一样直飞敌人堆中,随着阵阵爆炸声,哭爹喊娘声,面前敌人的枪声顿时散乱,渐渐停息下来。

阵地前面弹坑密布,像长了癞疮,只见横七竖八的敌尸陈列在阵地前。

激战一直持续到下午3时左右,增援的敌人才丢盔弃甲狼狈逃窜。

即墨城西至马山一线守敌,也以三个营的兵力增援上疃,被我西路部队九十五师二八五团三营截击,双方展开了激战。三营指战员发扬了英勇顽强的战斗jīng神,舍生忘死浴血奋战,子弹打光了,便士好刺刀与敌人拼杀。

生与死,爱与恨,哭与笑,在每一条狭窄的堑壕,每一个矮小的散兵坑,刺刀与枪托相碰,碰出铁,碰出火,碰出血,汇成铁的激流,火的激流,血的激流,在战场上轰然撞击,拧成呼号着、飞转着的旋涡。

机枪的枪管烧得滚烫,炽炽地冒着白烟,在一个小土坎前,有一具烈士的遗体,额头上露出两寸多长的伤口,血已经凝固了,他生前一直没顾得上包扎一下受伤的伤口,牺牲后仍大睁着双眼怒视着前方,紧握枪的双手扳都扳不开。

敌人终于被击溃了,东西两路大军各自都胜利地完成了狙击任务。

但是上瞳的守敌,由于防御工事牢固,火力凶猛,依仗明碉暗堡负隅顽抗,而我军阵前对敌之工事。侦察不细,尤其对暗堡不明,强攻受阻伤亡较大。加上三面敌军增援,不惜血本地作最后挣扎,所以我九十四师二八○团虽然勇于拼杀,激战两天一夜,终因地势不利未能将上疃攻克。前线指挥部当机立断,为了总结经验以利再战,命令二八○团撤出战斗,进行休整。

激战过后的大地沉寂了,部队对敌人采取的措施是围而不攻,在阵地上监视敌人。

枪炮声停下来以后,日子就显得特别慢,太阳干脆是站着不动,好像它也揣着个沉重的秘密。偶尔传来一两声零星的冷枪,给这沉闷的空气平添上几分恐怖。

这是战斗的间隙,这暂时的沉寂预示着一场更大风bào的到来,无线电台和载波电话,在空间传递着风bào的信息。

转眼到了5月11日。

我军重新tiáo整了作战部署,以九十五师二八四团为主攻部队,重新向上疃守敌发起攻击。

二八四团以二营五连攻占宋化泉作为攻击上疃的立足点,五连出其不意攻进宋化泉村,击溃了敌人。占领村庄以后,为了防止敌人进行反扑,五连官兵分秒必争地抢修工事。

不一会,敌人开始炮击了,炮弹爆炸的冲击波,伴随着团团浓烟纠缠飞腾,渐渐挡住了人们的视线,有韵墙被轰塌了,有的房屋着了火,敌人在炮火的掩护下,组织了几倍的兵力开始向五连阵地反扑过来。

宋化泉村被淹没在一片枪炮声中,阵地上不时掀起几丈高的尘土,沙石进飞一片迷,连前沿阵地也看不清了,炮火的激烈使联络不时中断,但这并未影响战斗。面对数倍兵力与我的敌人,五连与敌人展开了一场寸土必争的血战,排长牺牲了班长主动担任指挥,班长牺牲了战士就顶上去,最后打到有的班只剩下两三个人,但宋化泉村还牢牢地掌握在五连的手中。

敌人一次又一次地发起进攻,一次又一次地被我方打退,阵地前横陈着敌人的死尸,敌人一到村边就攻不动了,我方强大的火力网,封锁住敌人让他们接近不了村子。

重炮、迫击炮、轻重机枪简直就像一群火鸟向宋化泉村飞扑过来,浓烈的火药味呛得战士们大咳不止。烟雾中,又一队敌人冲到了村口,这时,五连的几名班排干部和机枪射手先后英勇牺牲,不停息的激战,弹药也快打光了,在这万分危急的时刻,眼看敌人又一次接近了前沿阵地。

五连指导员挺身而出,他把手枪斜chā在腰里,手端一支上了刺刀的步枪,高喊道:“同志们,我们要坚守住阵地,为解放青岛立功!”

杀红了眼的战士们,在指导员的带领下,高喊着“为牺牲的战友报仇!”的口号,端着上了刺刀的步枪,冲向敌群左冲右杀,这决死一拼的气势把敌人给震住了,哗啦一下子,就把冲上来的敌人给打垮了。

五连的勇士们,在宋化泉坚守了整整一昼夜,始终如一枚钢钉一样,死死地钉在了阵地上,为攻克上疃据点开辟了道路。

二八四团采取了以攻坚和扰袭相结合的战术,连续对上疃的敌人扰袭了四昼夜,使被围困的敌人日夜不得安宁,胆战心惊,不断地呼救求援。此刻,上疃的守敌深知大难临头了,把希望全部寄托在了援军身上,但援军天天说到,但天天未到,只丢给他们一个又一个jīng神上的安慰。

一发炮弹呼啸着飞来,进裂的弹片和碎石在上疃敌据点里飞腾,敌团部里一片混乱,大小官员一个个如惊弓之鸟,都有一种上天无路入地无门的绝望感觉。

上疃的敌人龟缩在据点里不断地向邻近的敌人呼救。即墨方向的守敌派出的增援部队,在负责打援的我九十四师强大炮火的压力下,刚伸出头来就被迎头痛击回去。狼狈逃窜跑回去的增援之敌,也同样龟缩在自己的驻地再也不肯出来了。各路敌军也是各自心怀鬼胎,谁也知道自己的命值钱,其实增援也是在做做样子给对方看的,免得上峰追查下来不好交待,谁也不肯拿着jī蛋往石头上碰。再说,谁也想保存自己的实力,国民党无论是哪个派系的军阀,都明白部队是自己的本钱,有枪有人才是草头王,没有兵的光杆司令还有什么用呢?至于chún亡齿寒的道理,倒没有多少人去认真思索与反省。

上疃的守敌见增援无望,慑于被歼,于19日乘隙突围,仓皇南逃,至此青即外围战即告结束。

三路大军挥戈南进,势如破竹。

中国的老百姓,谁都不愿意打仗,人人都希望把大炮打成犁头,把坦克改成拖拉机。

但战争与和平一样,不能仅仅是一厢情愿。既然他蒋介石把战争强加在我们头上,我们怎么办呢?惟一的办法就是奉陪到底!推翻蒋家王朝,才能有好日子过。

当时有一首战士诗歌是这样写的:

“雨淋jīng神爽,

脚痛斗志强。

官兵如兄弟,

齐心打老蒋!”

这首诗是当时一位参加解放青岛战斗的战士所写,他描写的是雨天行军的情形,很多战士的鞋破了,脚上缠着布坚持走;有的把鞋跑掉了,赤着脚追击敌人坚持战斗,有的不光脚板打了泡,还泡上加泡,稍不小心被碎石子咯着,就疼痛难忍。这说明当年条件差困难多,前辈们为我们打江山夺天下,条件虽苦却仍然保持着革命的乐观主义jīng神,所以才有了“脚痛斗志强”的诗句。

在我军强大的军事和政治攻势下,青岛周边的守敌分崩离析,开始瓦解。

24日,青岛西海岸yīn岛,国民党五十军二七○师八一○团团长杨瑞荃率部向我军投诚。

25日,国民党驻营上的十一绥靖区独立旅一团和二团一营,在团长韩福德率领下向我军投诚。

外围战结束后,部队经过几天的休整。

激烈的战斗一旦停止,枪炮声的短暂止息使战士们有一种远离战场的感觉。

这种沉寂对于战士是一种难奈的窒息。

就好像是疾跑中的戛然止步,惯性的作用所产生的力,使心身难于驾驭,部队一时难以适应。

许世友司令员主持召开了第一阶段战斗的总结会议。

等待着下达作战命令的三路大军,憋得一个个如同困兽一般。决心书、请战书一打一打地递到指挥部来,各连、营、团要求参战的电话也叫个没完。

解放青岛已箭在弦上,一触即发。

24日,根据中共山东分局、山东军区的决定,成立由十一人组成的中国人民解放军青岛市军事管制委员会。

向明(中共山东分局副书记)任主任,赖可可(胶东军区政委)、谭希林(三十二军军长)任副主任,贾若瑜(胶东军区司令员)任参谋长。军管会委员还有彭林、刘涌、王少庸、马保三、薛尚实、刘坦、冯平七位同志。

军管会办事机关由胶东军区兼任。三十二军兼青岛市警备司令部。军管会下设十六个部和一厅、一处。即市政、公安、文化、卫生、后勤、房产、生产、工矿、工商、财粮、金融、实业、铁道、港务、公路运输、邮电等部和办公厅、外国侨民事务处等机构,作为接管青岛市的职能机关。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