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宝钗身为闺阁女儿,自不能去那等地方抛头露面,不过她惦念兄长,也由婆子丫头并数名壮仆陪着到城外相迎,终于一家团聚。
不提薛家母女对薛蟠有多少埋怨又有多少心疼,薛宝钗卷起轿门时惊鸿一现的容颜却是入了另一人的眼。却是夏家老爷夏恒这日出城看望忠仆,将薛家赔的千两纹银并他备下的几个铺面一并送过去后折返,恰遇上薛宝钗出城迎接薛蟠,无意间窥见伊人玉面,一下子入了心。
夏恒幼时夏守忠还未得势,自己在深宫中也是夹着尾巴小心做人,更无力接济家人,夏家很是过了些年困苦的日子。还是杨垣登基之后,夏守忠命人回乡探望,夏家才一朝翻身,可那时家中也只剩了夏恒一人,在乡间连房媳妇都娶不上。
夏恒的元配乃是由夏守忠做主,娶了他们家乡的一家富户之女,可惜那女子福薄,来京后不过一二年功夫就病逝了,连个一儿半女也没留下。夏恒一心经营家中产业,在外头左右逢源,家里置了两房姬妾,也没急着再娶,为此还遭了夏守忠几回训斥,生怕绝了夏家的香火。
说来夏恒见过的美人没有一千也有八百,却不知为何只独独相中了薛宝钗,爱煞了她那端庄冷淡却又自含一番妩媚的模样,第二日就传话进了宫里,向夏守忠提了自己有意向薛家提亲的意思。
侍奉上皇的戴权戴总管已经因为服侍不周下了黄泉,这宫里再没谁能在夏守忠跟前称一声总管大太监,可以说正是夏守忠最志得意满之时。听说是他拾过的金陵薛家,夏守忠也不以为意,只为侄儿终于肯续娶而开怀,直接就应了下来,还特意求了杨垣的赏赐,为夏恒添些体面。
薛蟠还躺在榻上养伤,夏家请的媒人就上了门,狠夸了薛宝钗一番后,便话里话外都是夏家的富贵体面,还提及了宫里的恩赏。
薛王氏吃惊之余,也是没了主意。
她初听时当然是满心的不愿,那夏家可是害薛蟠吃刑的元凶,原本甚至还想要了薛蟠的命,绝了薛家的门户。可夏家来势汹汹,显见是对亲事势在必得,又抬出了宫里的夏太监,她确是不敢一口回绝,再招来什么祸端。
好在两个媒婆都得了夏恒的嘱咐,并没有以势压人,只说抬头嫁女、低头娶妇,做母亲的舍不得女儿也是人之常情,她们五日后再来拜访。
第133章利弊
王夫人原就因为薛蟠得罪了皇商夏家而改了主意,顾忌着夏家在宫里的门路不再提什么金玉良缘,就是怕带累了自家,耽搁了贾宝玉的前途。不想周瑞家的不过是去薛家暂住的院子送了一回时鲜果子,就又听了个新文儿,那夏家老爷,竟是有意求娶薛宝钗。
消息传回来,立时将王夫人唬了一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