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顾不得旁的,先就压着声儿盘问周瑞家的,问她薛家可有在夏家来人跟前胡言乱语些不该说的话。周瑞家的早在薛家过来前就听过金玉姻缘一事,这些年府里头风言风语从来也没少过,当然晓得自家太太问的是什么,忙就贴心的将薛王氏的话一样样学了来,好安主子的心。
王夫人凝神听了半晌,见薛王氏还算知趣,半字不曾拉扯旁人,脸色才略微好看了些,转而同周瑞家的私下念起了薛家的不容易:“样样都好的姐儿,偏有个那样混账的兄弟,略仔细些的人家,结亲前哪有不想的?莫说那些小门小户,便是我们这样人家,又哪里担待的起这样的祸头子。可见这就是命中注定,各有各的缘法。”
别说他们一房如今不知哪一日就要搬离国公府,在各公门侯府没甚体面,就是当初当家的时候,御前太监总管这样的人,也是不愿招惹的。当初甄妃宫里、上皇跟前的几位总管胃口有多大,人又有多难缠,王夫人还记得真真儿的。
可想起宫里,她又不想起自己苦命的女儿元春,花儿一般的年华就被人关在庙里,也不知是何等艰难的境况。如花似玉样样顶尖儿的姑娘送进宫里,大把的银钱撒着,最后却落了这么个结局,每每提及都是锥心之痛,王夫人心里刚兴起的后怕庆幸等等情绪也就都散了。
横竖是薛家没教养好儿孙,才惹上这样的糟心事,谁让薛宝钗有那样的兄长,又自个儿不庄重、抛头露面让人瞧了去,当然也是自家有福,才没叫这样的事儿这样的人缠上身。即便是亲姊妹,既然瞧不上她的宝玉,那得个这样的女婿,也只好自个儿消受了。
王夫人对如夏家这样背靠宫中大太监的人家是又瞧不上又忌讳,想了半晌,等专为薛蟠配的丸药拿了来,她又让周瑞家的走了一趟,自个儿却并没露面,连贾宝玉都被她命人拘在房里读书。
她身为薛蟠的亲姨妈,又不需管家理事,前些日子还私下里对薛王氏抱怨在院子里成日没什么事做,叫薛王氏多带着薛宝钗过去坐坐,这会儿薛家接连遇事,她却只派个婆子来回走动,薛王氏等人又不是傻的,自然也就明白了她的意思。
薛王氏惊惶之下原还想寻她想个法子,或是干脆定下两个孩子的亲事,好回绝了夏家那边,不想王夫人先就当了缩头的忘八,统不念一点情分,气得脸白胸闷,好不容易在薛宝钗的劝慰下缓过来,先就抱着女儿哭了一场。
“我的儿,你的命怎的这般苦,”薛王氏哭的气噎,搂着薛宝钗不住抹泪:“夏家人一走,我就想寻你姨妈说话,你只拦着,说再看看,总没有薛家事总烦扰贾家人的道理,我还你外道。如今一瞧,可不是你比我明白些?便是你亲亲的姨妈,也不管咱们死活。”
薛宝钗从一开始就没对王夫人报什么指望,这会儿便不似薛王氏一般伤心失望,反倒借机同薛王氏说了些掏心窝子的话。这些话在她心里存了许久,不仅不合闺阁规矩,还有违人情伦理,全不是晚辈当说之话,她却再顾不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