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设置:
关灯 护眼
笔趣阁 > 敖德萨档案 > 第十六章

第十六章

当“美洲虎”开进这一带山的东麓一个小小的矿泉镇时,天已经黑了。看了看地图,密勒知道他离他要寻找的私人庄园已不到二十哩。他决定当天夜里不再往前走,而是找一个旅馆住下来,等到明天早晨。

山脉位于北面,盘旋着通往里姆堡的公路,山在一片白sè的雪地上静静地矗立着,白雪覆盖了岩石,覆盖了好几哩好几哩的松林。在这个小镇主要的街道上闪烁着灯光,灯影里突现出蹲伏在山岗上废弃了的古堡的骨架,它曾经是福肯斯坦家的爵爷们居住的城堡。天空晴朗,但刺骨的寒风预示当天夜里将有一场更大的雪。

在霍布特街和法兰克福街的街角,他找到一家旅馆,要了一间房。矿泉镇的冷水治疗在二月里远没有它在夏季的那种吸引力,有很多空房间。

看门人让他把他的汽车停在旅馆后面的一块小空地上。

他洗了个澡,出去吃晚饭。他选择了在霍布特街的绿树饭店,这是镇上所能提供的十二个古老、好客的饭店之一。

在吃饭的时候他开始感到神经紧张,他注意到端酒杯时他的手在颤抖。部分原因是由于疲劳过度,过去四天来缺乏睡眠,每次打盹才不过一两小时;部分原因是和库柏尔闯入住宅时的紧张心情现在开始产生反应;部分原因是本能促使他第一次去文策尔的住宅,跟这些年来给这伪造护照的单身汉管家务的那个女仆打听了一番之后,本能地想再去一次,没想到运气竟如此之好,未免惊喜过度。

但是他知道,最主要的是由于感到追踪的结局已经迫近,他通过无数次探问才找到的那个他所憎恨的人即将和他面面相对;还有就是他害怕某些事可能还没有做对头。

他回想起在哥德斯山温泉的旅馆里那个匿名的博士曾警告他不要接近那些“同志”;还有维也纳的那个追踪纳粹分子的犹太人曾告诉他“要小心,这些人会下毒手的”。回顾过去,他奇怪为什么他们还不对他下手。他们知道他叫密勒,德雷森旅馆的会见证明了这一点,至于他冒名柯尔布一事,在斯图加特拷打培耶之后就会揭穿。然而他一个也不曾遇见他们。他肯定,有件事他们不可能知道,那就是他已经走得这样远。也许他们没有找着他,也许他们认为,既然伪造证件的人已经躲起来,他无非是白兜圈子,毫无所获,所以决定不管他了。

殊不知他已得到了文策尔的秘密的爆炸性的证据——档案,得到了西德十年来最重大的新闻故事。他对自己笑笑,走过他身边的女招待以为是在对她笑,而他却在想着西吉。从去维也纳起就没找过她,而他在一月初给她的信是她收到的最后一封,那是六个星期前的事了。

他想,真奇怪,男人在害怕的时候总是比平时更需要女人。他必须承认他确实是害怕,部分是由于他已经干了的事,部分是由于那个在山里等着他的(虽然他自己并不知道)杀人屠夫。

他摇摇头,想驱散这种心情,又要了半瓶酒。现在不是忧郁的时候;他已经发现了他前所未闻的最轰动的新闻,准备一鸣惊人呢。

他一面喝他的第二份酒,一面考虑着他的计划;先直截了当去找他,再给路德维希堡的律师打电话,三十分钟以后一辆囚车来把这个人带到监狱去,审讯,无期徒刑。假如密勒是个硬心肠的人,他一定要亲手杀死这个党卫军上尉。

他想了一遍,才想到自己没有武装起来。假如罗施曼有一个保镖呢?他真的会是一个人,相信他的新名字可以保护他不被发现吗?或者会不会为了怕出事而没有武装警卫呢?

密勒在军队服役的时候,他的一个朋友,因为回营晚了,在禁闭室度过了一夜,他曾从宪兵那里偷了一副手铐。后来由于害怕他们可能发现手铐在他的背囊里,就把它送给了密勒。这个新闻记者把它仅仅作为在军队里的一个荒唐的夜晚的纪念品保存着。它被放在他汉堡寓所的一个箱子的箱底。

他还有一支枪,一支小巧的“棱尔”牌自动手枪,是完全合法地买来的。那是因为一九六零年他在采访汉堡破获的一个犯罪集团的时候,受到了小保利手下匪徒的威胁。那支手枪锁在一张写字台的抽屉里,也在汉堡。

由于酒——双份白兰地——的力量和疲劳,他略微感到头晕。他站起来,付了钱,走回旅馆。正当他要走进去打电话时,他看见差不多就在旅馆门口有两个公用电话亭。用这个更安全些。

快十点钟时他才在西吉工作的夜总会找到了她。在乐队的吵闹声中,他必须喊叫才能使她听见。密勒打断她的一连串问题——问他去过什么地方,为什么见不着他,他现在在哪儿等等,只告诉她他需要什么。她抗议说她不能离开,但他声音中的某种东西使她停了嘴。

“你好吧?”她在电话上喊叫说。

“是的,我挺好,但我需要你的帮助。亲爱的,请别让我失望。就是现在,今天晚上。”

她停了一下,然后简单地说:“我来。我对他们说我有急事,家里有事或诸如此类。”

“你的钱够雇车吗?”

“我想够。我可以向随便哪一位姑娘借一点。”

他把过去用过的一个通宵营业的出租汽车站的地址告诉她,向她强tiáo要说出他的名字,因为他认识这个老板。

“有多远?”她问。

“离汉堡五百哩,用五小时你就能到达。从现在算起六小时,你将在早晨五点到。别忘了把东西带来。”

“好吧,你等着吧。”停了一下,又说,“亲爱的彼得……”

“什么?”

“你心里有什么事吗?”

时间信号响了,他手头已经没有一马克的零钱。

“是的。”他说,放下听筒,因为电话已经断了。

在旅馆的休息室里,他问夜班侍者有没有大信封。这个人殷勤地在柜台下找了一阵之后,找出一个棕sè的厚纸信封,大得足够装下一张四开纸。密勒还买了许多邮票,足够把这个装了不少东西的信封当一级邮件寄走,他把侍者手头通常只是供旅客寄明信片之需的邮票全买光了。

回到房里,他把他整晚一直带着的文件包放在床上,拿出所罗门·陶伯的日记,一束从文策尔的保险柜里取出的材料,还有两张照片。他重读了日记中的两页,早先就是这两页日记才促使他去追寻一个他从来没有听说过的人。他把两张照片并排起来研究。

最后,他从箱子里拿出一张白纸,写了一封简明扼要的信,向收件人说明信封里装的这束材料究竟是些什么东西。

他把这个说明连同从文策尔的保险柜里拿出的档案和一张照片装进信封,写上地址,贴上他所买的全部邮票。

他把另一张照片放进他的短上衣xiōng前的口袋,把封好的信和日记放回手提包,塞到床底下。

他从衣箱里取出一小瓶白兰地,倒了一些在放在面盆上的玻璃杯里。他注意到他的手在颤抖,但这种烈性酒使他松弛下来。他躺上床,头略微有些眩晕,迷糊睡去了。

※※※

在慕尼黑的地下室里,约瑟夫在地板上走来走去,怒气冲冲,bào躁不安。在桌边,里昂和莫迪呆呆地看着自己的双手。自从特拉维夫的电报到达以后已经过了四十八个小时。

他们想追踪密勒,但毫无结果。阿尔弗雷德·奥斯特尔在他们打电话来问时,曾到拜罗伊特的停车场去,然后回电话说车已开走了。

“假如他们认出那辆车,他们会知道他不可能是个从不来梅来的面包工人,”当约瑟夫听到这个消息时咆哮说,“即使他们不知道车主是彼得·密勒。”

后来,斯图加特的一个朋友报告里昂说,当地的警察正在寻找一个年轻人,这个人和一个叫做培耶的公民在旅馆房间里被谋杀的案子有牵连。这个人的特征太象化名为柯尔布的密勒了,不可能是别人,幸而旅馆登记簿上的名字既不是柯尔布也不是密勒,并且也没提到一辆黑sè的赛车。

“他至少懂得在登记簿上写个假名字。”里昂说。

“那符合柯尔布的性格,”莫迪指出说,“柯尔布是假定由于战争罪行而被不来梅的警察追捕的人犯。”

但这一点不解决问题。假如斯图加特的警察无法找到密勒,里昂的小组同样也就无法找到他,而他们倒担心敖德萨现在要比他们双方都更接近密勒了。

“他一定知道,在杀了培耶之后,他的面具已经揭掉,于是恢复了密勒这个名字,”里昂论证道,“因此他不得不放弃寻找罗施曼,除非他从培耶那里得到了什么能使他找到罗施曼的东西。”

“那他为什么不来汇报?”约瑟夫怒喝道,“难道这个傻子认为他能够一个人抓到罗施曼吗?”

莫迪平静地咳嗽了一声,“他根本不知道罗施曼对敖德萨的重要价值。”他指出。

“嗯,等他深入到一定程度,他就会发现。”里昂说。

“那时他就该送掉性命了,而我们就得从头开始,”约瑟夫怒叫道,“这个白痴干吗不来找我们?”

※※※

但是那天夜里,在另一个地方电话往来频繁,克劳斯·文策尔从雷根斯堡境内一所山上的小房子里打电话给狼人。

他得到的消息使他十分安心。

“是的,我想你回家是安全的,”敖德萨的头子回答伪造证件者的问题说,“那个试图找你的人现在肯定是被监视起来了。”

伪造证件者向他道了谢,结清了账,连夜驱车向北开去,开向奥斯纳布吕克威斯特山有着他习惯的舒适大床的家。他希望能及时到达,吃一顿丰盛的早餐,洗个澡,睡一大觉。到星期一早晨他就可以回到他的印刷厂,监督管理他的生意了。

※※※

密勒被卧室门上的敲门声弄醒。他眨眨眼睛,电灯仍然亮着。他开了门,夜班侍者站在门口,西吉站在他后面。

密勒为了打消侍者的怀疑,向他说明这位女士是他的妻子,她从家里给他带来一些重要文件,以备次日早晨一个商业约会之用。侍者是一个单纯的农村青年,带着难懂的黑森地方的口音,他拿了小费就走了。

他把门踢上,西吉张开两臂拥抱他,“你这一向在哪里?你在这儿干吗?”

他把她的大衣拿过来挂在门后的钩子上。她开始提出更多的问题:“你愿意告诉我那封神秘的信是怎么回事?六个星期看不见你是怎么回事?把头发齐根剪成那种可怕的样子是怎么回事?来到黑森这个偏僻的旅馆里干什么?这个小房间又是怎么回事?”

“你不久就会知道我在干什么,”他说,“所以我现在可以告诉你了。”

他谈了将近一个小时,从发现日记开始讲起(他给她看了日记),一直讲到闯进伪造证件者的住宅。他谈着的时候,她越来越感到害怕。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