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设置:
关灯 护眼
笔趣阁 > 决战锦州:解放战争档案 > 敌我东北军事力量变化对比

敌我东北军事力量变化对比

一、东北国民党军变化概况

1945年9月,日本投降后,国民党就组织接收东北的机关,并在昆明编组部队。1945年8月30日,蒋介石组成军事委员会东北行辕,任命熊式辉为行辕主任,将昆明防守司令部改为东北保安司令长官部,把全国最新式装备的部队tiáo往东北。自1945年9月开始,分别由昆明和印缅边境出发,在美军舰队的支援下,首先运送第五十二军和十三军6个师,于10月下旬到达秦皇岛。同时,将伪满冀东讨伐队姜鹏飞部编成新二十七军空运长春、哈尔滨地区。

10月,又确定了tiáo往东北的部队共有6个军18个师,即:十三军、五十二军、九十四军、九十二军、三十军、三十二军。原定五十二军、十三军海运东北,九十二军空运北平,九十四军空运天津,三十军、三十二军沿平汉路、北宁路进东北,10月间,刘邓大军展开了邯郸战役,歼国民党军两个军,另高树勋新编第八军起义,牵制了关内的国民党军,由陆地北上计划落空了。

12月3日tiáo整了计划,除十三军、五十二军、九十四军外,tiáo邱清泉的第五军、突击总队马师恭部、忠义救国军马励武部到东北。后来,因苏北有战事,第五军没能北上。1946年1月停战后,国民党又决定tiáo10个军29个师进东北,除十三军、五十二军、九十四军外,还有新一军、新六军、七十一军、六十军、九十三军、五十四军、东北挺进军。但山东有战事,五十四军去了山东,东北挺进军的两个师去进攻陕甘宁,因东北和华北战区分开序列,九十四军留在了天津、冀东地区,所以到达东北的只有7个军,即:十三军、五十二军、新一军、新六军、七十一军、六十军、九十三军,还有青年军二○七师及一些兵种部队。至1946年1月,国民党军进入东北兵力达14.37万人,3月份达24.7万人,6月份达31.86万人。

至1946年6月底,国民党五十三军周福成部又到达东北,7月,东北国民党军编成4个绥靖区,总兵力达35.77万人。第一绥靖区司令官孙渡,辖七十一军、九十三军、五十三军;第二绥靖区司令官石觉,辖十三军;第三绥靖区司令官赵公武,辖五十二军、六十军;第四绥靖区司令官廖耀湘,辖新六军、二○七师、第五十师;总预备军司令官孙立人,辖新一军(欠第五十师)。

1946年9月,tiáo整绥靖区,第一绥靖区司令官孙渡,辖九十三军、五十三军;第二绥靖区司令官石觉,辖十三军;第三绥靖区司令官赵公武,辖五十二军(欠一九五师)、六十军;第四绥靖区司令官孙立人,辖新一军、二○七师、一九五师、第八十八师;总预备军司令官廖耀湘,辖新六军。直辖七十一军。

1946年9月,对绥靖区再次进行tiáo整:第一绥靖区司令官孙渡,辖九十三军;第二绥靖区司令官石觉,辖十三军;第三绥靖区司令官赵公武,辖五十二军、六十军一八四师;第四绥靖区司令官孙立人,辖新一军、六十军;第五绥靖区司令官陈明仁,辖七十一军;总预备军司令官廖耀湘,辖新六军、二○七师。

1946年1月至10月,国民党在东北收编了地方保安团队达16.18万人,其中4.1万人补充正规军,正规部队达36.59万人,总计达45.589万人,是东北国民党军兵力的一个高点,国民党军也开始了对辽东地区的大举进攻。至“三下江南四保临江”战役后,东北民主联军共歼灭国民党军22.5万人(包括非正规军),但国民党军不断抓兵补充,被歼的部队番号不取消,基本保持了原有的数量,但质量上已发生了很大变化。

1947年8月,陈诚到东北后,对部队进行了整编,将13个保安区的地方团队改为11个暂编师,补入正规部队,还新组建了新三、五、七军。为保证部队的补充,建立了师管区、团管区,专门负责征兵工作。又将绥靖区改为4个兵团司令部,第六兵团司令官郑洞国,辖六十军、新七军;第七兵团司令官孙渡,辖九十三军另暂编五十、五十一、五十五师;第八兵团司令官周福成,辖五十三军;第九兵团司令官廖耀湘,辖新六军、四十九军、五十二军、新五军、新三军、二○七师和暂五十四师;机动部队为新一军、七十一军;热河部队为十三军。

1947年,东北解放军进行秋季攻势,打乱了国民党军的防御计划,又从关内抽tiáo九十二军二十一师、九十四军四十三师、十三军五十四师、新骑四师、暂三军(一○四军)、暂十一师、暂十师共六个师,增援东北。10月,到达兴城、锦西、锦州一线,并准备向沈阳前进,后受石家庄、清风店战役的牵制,刚进入东北的其中一部又返回关内。

1948年1月,卫立煌来东北,任东北“剿总”司令,为加强防守力量,将五十四军tiáo东北。1月,在秦皇岛成立了冀热辽边区司令部,重建了新五军,组建了新八军,并将秋冬季攻势中被歼灭的部队重新组建起来,暂六十二师、暂五十四师、一九五师、八十八师、暂五十五师、二十六师等在锦州至山海关一带组建,八十七师、九十一师、二十五师、七十九师等在沈阳附近组建,使部队得到补充,总兵力达55万人,组成锦州指挥所、3个兵团及直属部队。锦州指挥所下辖,第六兵团司令官卢浚泉(辖九十三军、一八四师)、新五军、新八军、冀热边区司令部;第1兵团司令官郑洞国,辖新七军、六十军;第八兵团司令官周福成,辖五十三军、东北第二守备总队;第九兵团司令官廖耀湘,辖新三军、新六军;直辖新一军、五十二军、七十一军、四十九军、第六军、骑兵司令部和兵种部队。

辽沈战役中,东北野战军歼灭国民党军47.2万人,国民党五十二军军部直属特务团、二十五师两个团,在营口逃到葫芦岛,后撤入关内。锦西的五十四军、华北来援的六十二军、分别从山海关、葫芦岛、秦皇岛等地退回关内,1949年1月,十三军由承德退入北平地区。

01.最先进入东北的十三军、五十二军

(1)十三军

1945年9月,十三军由越南海运进入广州,10月北上,11月初全部在秦皇岛登陆。十三军军长石觉,下辖四师、五十四师、八十九师,为国民党军嫡系部队,全部美械装备。

11月,十三军、五十二军突破了山海关防线,沿北宁线北上,26日,占锦州,当晚,其八十九师在锦州北千军寨遭袭击。经过休整,12月26日,沿锦(州)承(德)铁路向热河发动进攻,28日,陷义县,30日,占阜新,主力向承德方向发展。其八十九师向法库方向进攻,确保北宁线主力北上的翼侧安全。1946年1月4日,军主力占朝阳,9日,占叶柏寿,10日,进凌源,12日,达三十家子,国共双方停战协定生效时,暂停了行动。2月14日,八十九师进至秀水河子地区,被东北民主联军歼灭二六六团、二六五团一个营共4个营。2月,在椁罗树川战斗中被歼灭一部。5月,五十四师一六二团驻叶(柏寿)赤(峰)线北端古山子地区,孤立突出。13日,冀热辽军区三十旅,经7昼夜战斗,攻歼一六二团大部,团长易惠带残部外逃。七八月,九十三军接替十三军在辽西地区防务,驻守辽西地区,十三军全力向承德进攻。

1947年3月,八十九师和五十四师—六二团tiáo往临江方向参战被歼,石觉恳请华北行辕主任李宗仁,将十三军改归华北指挥,五十四师留在东北重建,为新三军建制。

(2)五十二军

1940年10月,五十二军在昆明行营第九集团军编成内,驻云南文山地区,参加了滇南抗战。1945年3月,第九集团军合编为第一方面军,9月3日,五十二军由攀枝花、文山新街地区出发,向越南海防开进受降,月底集结于海防。10月30日、11月3日,分两批从涂山港由美第七舰队北运,于11月15日全部到达秦皇岛,该军为国民党军嫡系部队,半美械装备,辖二师、二十五师、一九五师,其二师为主力师,11月,突破山海关,26日,进占锦州后,一九五师协同十三军向辽西进攻。12月23日,军主力沿北宁线向沈阳、营口进攻,当日占北镇,24日,占黑山,1946年1月10日其一部进营口,12日,二十五师留下1个加强营守营口,军主力集结于新民、巨流河地区。1946年3月12日,五十二军从苏军手中接管沈阳,协同新一军、新六军向沈阳以南、以东、以北展开新的进攻,22日,占抚顺。

4月,进攻本溪时,被歼2个团。5月,一九五师又同新六军占领了本溪。在四平战斗中,其一九五师为总预备队,后在四平东哈福一线加入战斗,协助新六军突破塔子山阵地。10月,五十二军向南满进攻中,其二十五师(号称千里驹师)在新开岭地区被全歼。从12月开始配合其他部队三次向临江地区进攻,1947年至1948年除一九五师外,军主力始终在营口、鞍山、辽阳、沈阳一线防守。一九五师在第二次进攻临江的战斗中,于高丽城被歼一部,1947年8月,一九五师改归新五军,同时将暂五十八师(1948年7月由第三保安区部队改编)编入五十二军。

1948年1月7日,在公主屯战斗中,一九五师再次被全歼,重建后归属第六军(实际是空番号),被编入西进兵团中,归四十九军指挥,10月,在辽西会战中被歼。

二十五师在新开岭战役后重建,1948年2月19日,二十五师在鞍山再次被歼,师长胡晋生被俘。同月,暂五十八师在营口起义,五十二军一直在沈阳外围驻防,二十五师又在沈阳重建。9月,二师被编为西进兵团,奉命开到新民维护廖耀湘兵团后方安全,后经多方斡旋,撤出西进兵团得以归建。

锦州解放后,国民党军令五十二军打通营口外逃路线,10月23日,五十二军从辽阳、鞍山出动,24日,抵达营口,做外逃准备,解放军九纵队进bī营口,11月2日,五十二军军直及二十五师一部从海上逃往葫芦岛。

02.远征军的重力部队新一军、新六军、七十一军

1946年初,国民党将中国远征军中的主力部队tiáo到东北,以加强对东北的争夺和占领,其中新一军和新六军是国民党军五大主力中的两大主力,新一军号称“天下第一军”,在远征军中取得不俗的战绩。

(1)新一军

1942年4月,中国远征军第一路军司令长官部所属部队,在缅甸与日军作战失利,新编第二十二师、三十八师由缅北退入印度后,在兰姆佃基地受训,全部换上了美式装备。1944年1月,训练完毕的新二十二师、新三十八师及后从国内空运的新三十师,合编为新编第一军,军长郑洞国,新三十八师师长孙立人,新二十二师师长廖耀湘,新三十师师长胡素。1943年入缅作战,战绩突出。

1944年8月,中国驻印度的新二十二师、新三十八师、新三十师与驻缅甸的国民党第十四师、五十师,合编为新一军、新六军。9月,新一军军长为孙立人,下辖新三十师、三十八师,完成缅北战役后,回国经南宁到广州,接受日军投降,1946年1月,海运东北秦皇岛,辖新三十师、新三十八师、第五十师。

1946年3月,新一军向沈阳以北进攻;24日,进铁岭,27日,占开原。在进攻四平外围时,4月8日,新三十八师在兴隆泉地区被歼一部,在进攻四平城战斗中,由于守城部队主动后撤,5月19日,新一军率先进入四平街。随后杜聿明令新一军南下救援一八四师,但孙立人未执行命令,行动迟缓,待南下时,一八四师在海城已经起义。

1946年8月,新一军驻长春一带,把守松花江沿线,孙立人兼任长春警备区司令。10月,该军一部协同七十一军向安东进攻。东北民主联军在三下江南战斗中,于其塔木、张麻子沟歼新三十八师一一三团,在焦家岭歼第五十师(欠1个营),在城子街歼新三十师一部,在攻德惠时第五十师师长潘裕昆率部顽强抵抗了10天,后来援军赶到得以解围,4月,潘裕昆被提为军长。夏季攻势中,新三十师九十团在德惠被歼。

1947年冬,新三十八师编入新组建的部队新七军,同时,将东北保安部队改编的暂五十三师编入新一军,师长许赓扬。12月,新一军新三十师由长春空运到沈阳,第五十师、暂五十三师沿中长铁路行军到沈阳,潘裕昆开始整训部队。1948年3月,在辽中四方台教堂办了军官训练班,从排长至师长全部参训,分三期进行,还建了野营演习场、步兵演习中心、炮兵演习中心,对部队进行特种战斗训练,多次进行了加强团陆空联合演习,工兵部队在辽河边进行了渡河作业演习。

西进兵团编成后,1948年10月8日下午,新一军奉命渡河向新民集中(暂五十三师留辽中),在新民县城郊南关小学设立军前进指挥所。10月10日,第五十师、新三十师徒步,在新民以南渡辽河。11日19时,在新民南郊地区集结完毕。

10月12日,奉兵团命令,全军推进至新民与彰武之间的彰武台门附近地区集中待命。其间杀害了一些共产党的村干部,抢了部分粮食,并用汽车、大车运往沈阳。

14日,新一军位于彰武台门,渡新开河、绕阳河向新立屯突进,解放军未做大的抵抗便撤出了阵地。15日12时,全军占领新立屯。各部队多住在一些粮栈里,新三十师、第五十师把原已装满弹药、汽油的汽车腾出来抢运粮食至新民去卖。16日,奉廖耀湘令向阜新进袭,先头五十师一五○团进占芳山镇时,得知锦州解放,全军奉命原地待命,其骑兵团进至芳山镇并向南和西南搜索警戒。17日,兵团召开会议,定下向营口撤退决心,新一军为兵团后尾部队。18日,深夜用汽车将一五○团运回新立屯归建。

22日1时,新一军将重炮团配属给七十一军,进攻黑山。23日,潘裕昆为攻击黑山指挥官,潘令新三十师由北面向南攻击,以第五十师之一部及骑兵团从正安堡方向迂回黑山。11时,正面进攻的五十师及新三十师一四八团冲锋时,遭到守军的顽强抗击,伤亡很大,撤至山坡子休整,解放军发起了反击,进行了反复争夺。17时,七十一军加入战斗,在阵前遭猛烈反击,攻击未取得进展。

24日,新一军继续向黑山发起了攻击,但部队官兵已疲惫不堪,伤亡惨重,全军24门重炮的炮弹仅供一日之用,连饮水都困难,当日,进攻又遭失败。

25日晨,新三军与四十九军到达黑山以东地区,新一军于黄昏停止攻击行动,撤至胡家窝棚以东约1公里处。

26日晨,七十一军与新六军一六九师交接时,在胡家窝棚西遭到解放军三纵队的袭击,同时,解放军的部队也渗透到新一军军部驻地,其一部沿胡家窝棚东侧的东沙河chā入,将兵团部与新一军部署割裂,部队陷入了混战之中。10时,军司令部突围后,向孙家窝铺的第五十师师部方向移动。新一军的主力集中在前、后孙家窝铺地区,陷入被动境地。16时,解放军bī近第五十师侧背,潘裕昆令就地组织防御,部队收缩,抢筑工事,新三十师进行了顽强抵抗。当晚,潘裕昆召开各师师长会,改向沈阳方向总撤退,各部进行了准备,在主要退路上埋设了地雷,将带不走的车辆、弹药掩埋,毁坏了重武器,第五十师还进行了两次出击,以掩护撤退企图。

27日,部队上路后,突然被解放军包围,在炮火的掩护下,解放军将五十师师部与一四八团隔开,将军主力围在前、后孙家窝棚,并对五十师提出了停止抵抗的通牒,五十师未予接受,凭围墙工事进行抵抗,解放军再次发起攻击,将第五十师全部歼灭。潘裕昆开始向南逃走,后带骑兵部队向北突围,被解放军的炮火所截击,混战中,潘裕昆带熟悉当地地形的东北“剿总”一少将高参逃回沈阳,部队被全歼。

暂五十三师后来被编入防守兵团,进入沈阳市,配属给五十三军指挥。10月30日,暂五十三师在沈阳东陵、东山嘴子、山梨红屯、毛君屯地区宣布起义,并歼灭了拒不投降的二○七师二旅五团(当时为该师指挥),俘虏了该团团长,按预定计划为辽北军区部队让开了通路。11月6日,起义的8000名官兵在师长许赓扬的带领下,抵达开原县整训。

(2)新六军

1944年1月,在印度编成新一军,下辖新二十二师、新三十八师。8月,与其他部队合编为新一军、新六军。新六军下辖新二十二师、第十四师、第五十师,李涛为新二十二师师长,龙天武为第十四师师长,潘裕昆为第五十师师长。1945年4月,进驻湖南芷江,9月,空运南京、上海,接受日军投降。1946年1月,海运东北,辖新二十二师、第十四师、二○七师,开始从北宁线向辽南进攻,在盘山沙岭子,新二十二师六十六团遭民主联军包围,后增援赶到,免于被歼。5月4日,占领本溪,第十四师受到重创,13日,在开原集结,奉命tiáo往四平方向作战,在四平塔子山突破解放军防线,接着在解放军撤退后,进占四平市,部队又推至松花江南岸。

10月,十四师、新二十二师协同其他部队进攻南满,为右翼保障部队。12月,开始先后4次向临江进攻,损失一部。1947年夏,紧急tiáo往铁岭,加强沈阳北防卫,10月,又以两个师急tiáo锦州至兴城一线护路。1947年冬,其第十四师tiáo归新三军建制,由交警十三和十四总队改编的一六九师和暂六十二师(由一六九师一团、东北行辕警卫二团、辽东师管区二团编成)编人该军。1948年1月,曾同新五军等部队向沈阳西北方向出击,新五军被围于公主屯地区后,陈诚令新六军前去解围,新六军以道路泥泞,行动困难,迟迟未行动,使新五军被全歼,事后曾受到蒋介石的追查。1948年2月19日,暂六十二师被歼于法库,重建后,兵员不足,空运到锦州地区补训,后归东进兵团序列。

1948年10月,新六军被编人西进兵团。8日,新六军(新二十二师、一六九师)奉命至新民集中后,协同新三军向彰武进击。11日,新二十二师进至彰武县城东北一带。14日,该军随新三军之后渡过柳河西进。16日,在新立屯地区集结完毕,得知锦州解放的消息,廖耀湘令该军停止行动,集结部队,做随时行动准备。

23日晚,廖耀湘令兵团向营口撤退,新六军指挥四十九军为兵团南撤先头部队,沿公路向营口前进。24日下午,新六军到达胡家窝棚以西,军长李涛奉命,指挥一六九师支援二○七师三旅进攻黑山。

26日晨,六兵团指挥所被三纵队打散,指挥中断,部队大乱。第一六九师在胡家窝棚进行抵抗,新二十二师在大虎山以东地区,下午,廖耀湘到新二十二师师部,奉命组织兵团向沈阳方向撤退。27日,新六军主力随廖耀湘进到康家屯地区时,遭到第八纵队的顽强阻击,战至22时,被解放军围歼。军长李涛化装成老百姓,沿途乞讨外逃,被十纵二十八师通信营截获,成了俘虏。

(3)七十一军

由蒋介石的警卫部队改编。1943年,七十一军在中国远征军第十一集团军编成内,军长钟彬,下辖第二十八师、八十七师、八十八师。

1946年3月,进入东北,军长陈明仁,下辖八十八师、八十九师、九十一师。其中八十八师战斗力最强,全部美械装备。七十一军一部驻辽阳至营口之间,主力参加四平战役,为左路攻击部队。4月16日,八十七师被解放军诱至大洼地区,一个团被歼,两个团被击溃,此役使七十一军遭受重大损失,部队士气低落,蒋介石通过特务密报,得知当时军长陈明仁未随军前进,仍在沈阳,随即追查,经杜聿明敷衍才得以了事。

4月底,第八十八师协同新六军、五十二军进占本溪,师长胡家骥自认指挥不公,不服从命令,停滞不前,自己跑回沈阳,使民主联军顺利突围,战后被撤职查办。5月6日,八十八师tiáo往铁岭、开原,掩护中长铁路,确保进攻四平部队集结,国民党军突破四平防线后,5月28日,七十一军tiáo往吉林。31日,根据蒋介石的旨意,八十八师二六三团、二六四团一个营,共4个营的兵力前出松花江北,守备拉法,被民主联军抓住机会向拉法进攻,二六三团团长向师长韩增栋和杜聿明请示增援,结果得到只是固守待援的命令。

6月9日,八十八师主力前来救援时,拉法守军已被歼灭,事后国民党军各级将领互相指责,推卸责任,造成很大的矛盾。10月30日,九十一师自四平街赶至朝阳,沿老建平、马厂、小河沿,配合九十三军部队进攻赤峰。在冀热辽军区独立十六、十七旅的节节抗击下,于11日,率先进占赤峰。1946年12月至1947年2月,七十一军九十一师又两次参加向临江地区的进攻。3月,民主联军三下江南时,在靠山屯歼灭八十八师和八十七师一部,此后,七十一军主力驻守四平地区。

1947年5月,九十一师在大黑林子地区被全歼,后又重建了九十一师。八十八师为增援德惠,师长韩增栋阵亡,八十八师溃败。1947年6月15日,在三打四平时,城防被攻破后,七十一军据守铁东地区顽强抵抗,此时援军赶到,民主联军主动撤出了战斗,七十一军免于被歼,军长陈明仁因固守有功,获得青天白日勋章。1948年3月13日,四战四平时,守军八十八师被歼,后又重建至锦州补训,归新八军建制,在锦州攻坚战中被歼。

1947年9月,将东北第二保安区部队改编暂五十一师编入七十一军,秋季攻势中,在阜新、朝阳分别被歼1个团,重建后,从沈阳退营口,在营口被歼灭。

1948年5月,七十一军驻新民巨流河地区。辽沈战役中,七十一军(八十七师、九十一师)被编入西进兵团。10月14日,其1个师暂置新民地区,主力附二○七师三旅渡柳河西进,向黑山攻击前进。

15日,七十一军军长向凤武为攻击黑山指挥官,留新民的一个师南下归建。21日,协同其他部队向黑山攻击,以两个师由北向南侧击黑山西,进展不大。22日,新一军重炮团加强给七十一军,继续展开进攻,仍未见效果。此时,军派骑兵团及便衣侦探向北镇方向侦察。

23日,改由新一军军长潘裕昆为黑山方向的指挥官,七十一军及二○七师三旅继续进行攻击,九十一师还未交锋,士兵就纷纷逃窜,廖耀湘当时下令,要将师长戴海容就地处决。八十七师向尖山子进攻时,与解放军十纵队警戒部队激战两个小时,未取得进展,被迫停止了攻击,形成对峙。当晚,廖耀湘制定了向营口撤退计划,七十一军与新一军为兵团南撤的后卫部队,担任掩护兵团的行动。

24日,七十一军奉命继续猛攻黑山,以牵制守军东进,掩护兵团撤退企图,八十七师两个团重点攻击烂泥泡、拉拉屯一线,伤亡很大。9时,又加强1个团,九十一师一部向大白台子山阵地进攻,但进攻受挫,伤亡数百人,激战10多个小时,仍无进展。25日,八十七师、九十一师全部投入战斗,九十一师两个团进攻大白台子伤亡甚重,黄昏时,停止攻击。

26日,八十七师撤到胡家窝棚一带,早晨,七十一军与新六军一六九师及二○七师三旅在胡家窝棚以西一早高地交接时,遭到解放军三纵队的攻击,部队被冲乱,退至胡家窝棚东南地区,就地抵抗,八十七师被困在元山子一带,廖耀湘要将守卫胡家窝棚以西高地的师长立即撤职,押禁起来,听候处理。当晚,根据卫立煌的命令,廖耀湘令新一军指挥七十一军、新六军一六九师及兵团重炮部队,经新民南老达房子渡辽河后,向沈阳撤退,此时,军长向凤武与副参谋长陈佳谟化装外逃。27日上午,军参谋长王多年,乔装打扮外逃去青岛,九十一师师长戴海容偷偷离开残部,走小路逃回沈阳,军、师、团无人指挥,只有八十七师师长指挥残部在元山子抵抗了一下,下午,全军被歼灭。

03.云南部队六十军、九十三军

六十军和九十三军是云南的“看家”部队,为了达到削弱龙云在云南的势力,加强对东北的争夺,蒋介石将这两个军由大西南tiáo到东北战场参战。

(1)六十军

1937年7月,“卢沟桥事变”后,8月,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决定,将龙云的滇军一、二、三、四、五、七、九旅共14个步兵团,另滇黔绥靖公署所属的8个团合编成第六十军和五十八军出滇抗日。9月底,六十军编成,军长卢汉,辖一八二师、一八三师、一八四师,每师两个旅,每旅两个团,全军共约4万人,转经贵阳、长沙、金华、南京、南昌至九江集结,1938年4月,归第五战区指挥,参加了台儿庄战役,全军伤亡过半。5月,进行整编,一八二师、一八三师各缩为一个团,一八四师编为4个团。

6月,在武汉外围集结,又参加了南昌会战。8月,六十军到滇南蒙自、屏边一带设防。10月,一八三师tiáo给新编第三军。六十军归第一集团军。1945年3月,昆明行辕将第一集团军、第九集团军合编为第一方面军,其六十军下辖一八二师、一八四师、暂二十一师,每师3个步兵团。9月,进入越南受降。在越南受降时,部队进行了整编,军长曾泽生,一八二师师长白肇学,一八四师师长潘朔端,暂二十一师师长陇耀,部队全部换成美械装备。

1946年4月12日至23日,由海防海运东北,辖一八二师、一八四师、暂二十一师。5月,进驻抚顺、鞍山、海城、营口一线,担任守备任务,军部驻新民,后移到抚顺矿务局南台町宿舍区。一八二师归新一军指挥,担任铁岭、开原、昌图间的铁路警备。一八四师由东北保安长官部直接指挥,驻鞍山、海城、营口地区。只有暂二十一师驻抚顺,其第一团配属新六军,对这样分散的驻防,六十军官兵非常不满。

5月30日,一八四师师长潘朔端率部在海城起义,对国民党军震动很大。6月,六十军(除一八四师)集中到抚顺整训3个月。9月,去吉南地区,归新一军指挥,军部驻磐石,担任吉林至烟筒山及其以东地区的防卫,后又归吉林省主席梁华盛指挥,担任梅河口、吉林、桦甸、辉南、柳河等地的防务,守卫小丰满电站,控制松花江以西地区,曾4次参加向临江方向的进攻,其中第三次进攻临江时,暂二十一师1个团在通沟被歼。

1946年6月,一八四师在营口重建,归东北保安长官部直接指挥,师长陈开文,参加向安东方向进攻。1947年1月,tiáo到四平街以西,3月,移驻梅河口,5月25日,在梅河口战斗中,一八四师再次被歼,师长陈开文被俘。

1946年6月,六十军收缩兵力于吉林地区,军部撤至吉林市。一八二师五四六团、暂二十一师撤离中被解放军六纵队追歼一部,暂二十一师师长陇耀外逃。7月,一八二师(欠五四五团)曾出击双阳,其五四四团大部及五四六团一部被歼。12月,第四保安区部队(吉林、长春、怀德地区)编成的暂五十二师编入六十军,该师师长李嵩。

1948年3月7日,六十军(欠一八四师)奉命放弃吉林,退守长春,其间遭解放军追击,被俘失踪达3000余人。11日,全部进入长春,其所有的重武器都留在了吉林市,后卫部队和军需辎重车辆也大部被解放军截获。以后,被围困于长春,两个正规师守卫长春市区东部,暂五十二师驻城防工事外的兴安桥以东大街两侧,又在市区工事外的长春火车站及印刷厂设立独立据点。1948年10月17日,曾泽生率六十军3万余人起义,拘押了暂五十二师师长李嵩,18日拂晓,六十军部队撤出长春由解放军部队进城接防。

一八四师于1947年6月,第二次重建,以保安司令长官部独立师第二团为骨干编成,师长杨朝伦,奉命到北镇整训。11月,归六兵团。冬季由热河平泉参战tiáo回锦州,1948年3月,开往锦西守卫。5月,撤回锦州,在锦州城西侧一线防守,后又为预备队,支援城南作战,最后退回老城内,在锦州攻坚战中被全歼。

(2)九十三军

1945年3月,属第一方面军序列,下辖暂十八师、暂二十师、暂二十二师。1945年9月,进入河内受降,在越南受降期间部队进行了整编,军长卢浚泉,暂十八师师长许义浚,暂二十师师长李韵涛,暂二十二师师长龙泽汇,12月,由越南乘火车回国驻广州、九龙地区。1947年4月26日,先头暂十八师乘美军军舰开往东北。4月30日下午,在葫芦岛登陆,归第一集团军指挥,军部驻锦州,暂二十二师驻北票、阜新地区。

暂十八师驻绥中、兴城、锦西之线,负责山海关至锦州沿线的警备,师部设绥中。5月17日,暂十八师三团1个连在绥中高岭起义。6月,郑洞国组织对热东“扫荡”,暂十八师一、三团,暂二十师两个团参加,进击明水塘门、和尚房子、药王庙地区,遭热东军分区部队打击。8月,暂十八师由锦西、兴城出发向热东地区“扫荡”,经药王庙、六家子、羊山,于9月3日到达叶柏寿集结,军部驻义县,暂二十二师分布于义县、北票、朝阳、叶柏寿之线地区,全军接替十三军在辽西地区的防务,并向赤峰方向进攻,十三军全力转攻承德方向,暂十八师进驻天义,暂二十二师由叶柏寿北进老建平方向。

9月4日,暂二十二师二团(欠1个营在义县)进至华石里沟(老建平南)时,被冀热辽军区独立十六旅伏击,1个营被歼,暂十八师一部前去增援解围。18日夜,暂十八师一、二团在乃林被独立十七旅围攻,激战两夜未攻下,暂二十二师一部由建平来援,解放军撤出战斗。25日,暂十八师三团在宁城(今小城子)被歼。暂十八师一、二团及暂二十二师1个团增援,被阻于八肯中。为此,暂十八师师长许义浚被撤职,由景阳接替。10月7日,暂十八师再占宁城,继续向赤峰发展进攻。11月10日,在东路七十一军九十一师的配合下,占领赤峰。

与此同时,10月底至1947年2月,暂二十师协同部队对热东凌源、喀左、建昌、朝阳、绥中、宽邦等地进行了两次大“扫荡”。11月12日,暂二十师三团二营进击建昌要路沟热东军分区驻地时,遭热东军分区独立团奔袭,激战11小时,死伤200余人退回。

1947年3月,九十三军暂二十二师一团、二团一部在赤峰,暂十八师一团分布在天义、宁城、凌源一线地区,二团在建平殊碌科地区,三团在阜新、义县、北票一线。夏季攻势开始后,暂二十二师tiáo四平方向参战,辽西方向国民党军被迫收缩了战线。驻赤峰的暂十八师南撤叶柏寿,后退入朝阳,被独立十七旅、十八旅追歼一部。当独立十三旅、十七旅准备围攻朝阳的暂十八师二团时,暂十八师主力及暂二十师一部由义县方向前来解围。

8月,暂二十师(当时伪称十二军)师部及二、三团驻北票,一团驻阜新海州地区,九十三军军部、暂十八师师部及三团驻义县,十八师一团驻锦县,二团驻朝阳。由于四平攻城部队撤退,暂二十二师北上未能参战,退回新民地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